当前位置:爱书楼>科幻灵异>科技:打破垄断全球的霸权> 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设计结构(4K)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设计结构(4K) (2 / 4)

恭维和祝福,他与杨市匈闲聊了几句之后,径直走到操作台前,盯着显示屏上面的数据和空间站模拟的动态图,问道:“一百吨的空间站,据我所知大夏空间站是50吨。

我们九州空间站第二核心舱发射的时候,它的个头如此之大,为了安全,采用轴向交会对接,与第一核心舱的球型节点舱前端对接口连接,这个设计很好。

但是你们后续有没有思考过最终四个舱对接,它们在一次次对接工作的时候,产生的反作用力该如何办?

每次都要姿态调整引擎工作进行调整吗?

在短期任务时间内,依照我们设计的姿态调整引擎和无线阵列推进器的工作年限来说,或许二十年内不会出问题,但是二十年后呢?

需要注意的是,在完全体之后,九州空间站同时包含了核心舱、货舱、实验舱、载人飞船这四大完整职能舱室,是真正意义上的完全体空间站。

以后再这座空间站生活、工作的航天员不是几个人,而是十余人甚至数十人。”

空间站研发项目的所有工程师、实验员们在听到顾青这段话的时候,都突然陷入了沉默。

哪怕是刚刚还意气风发的项目负责人杨市匈,神情也转为思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在请示了顾青之后,也走到操作台前,盯着显示屏上面的数据和空间站模拟的动态图,随后开口说道:“天工,打开实验投影模拟。”

“博士您好,实验模拟投影已打开。”

在操作台上,有亮光闪烁,随后聚集成一个个空间站的亮点模型。

众人看到在实验模拟当中,货舱离开空间站之后,借助节点舱上的辅助机械臂的力量,九州空间站实验舱转向90度,再次与空间站主体对接。

当另一个核心舱腾出位置之后,又有实验舱了,采用轴向交会对接到空间站主体。

还是在节点舱辅助机械臂的协助下,向另外一个方向旋转90度,与节点舱侧面对接口连上。

空间站一系列的动态建设过程,极为直观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但哪怕如此,如果是普通人或者其他行业的专家来看这一系列“花里胡哨”的操作,恐怕早就眼花缭乱了,但是在实验室众人看来,这些操作都极为精确甚至是精准。

从各种设备对接的力与速度、对接的时机、轨道计算、姿态调整、引擎输出功率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智能AI程序天工都在一旁跟随着空间站建设、工作的进度,标注了公式和数据。

细致的看下来,在航天器的建设时间和空间对接上,这一套流程富有逻辑性,几乎已经是大夏空间站官方标准答案的进阶优化版。

但是这还不够。

杨市匈看着每一次对接的细节,还有每个接口因为冲击导致的细微形变,眉头越发紧锁。

他的心里面不时会想起顾青刚刚说的话:以后再这座空间站生活、工作的航天员不是几个人,而是十余人甚至数十人。

这代表着他现在设计的不是普普通通的汽车、轮船,而是将数十人放到最恶劣环境当中,让他们赖以生存、生活下去的“家”。

汽车出了车祸,有主体框架、安全气囊作为最后的保障。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出了问题,再不行也能跳船、跳伞。

但是空间站在外太空要是出了问题,那些航天员如果没有及时搭乘救生舱,就只能在没有空气和水源的恶劣太空环境中等待后续地面上的救助。

“T字形适合大夏空间站,但不一定适合我们九州空间站。或许我们可以从这方面入手,毕竟空间站主体重量、所用设备这些重要参数,我们与大夏空间站都不一致。”

顾青这句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