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且隋> 第177章 江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7章 江都 (1 / 4)

沈家,就有两人直接进入朝班。

至于青年子弟,已经有二十余人,进入杨子灿的骁果卫和陈棱的剿匪大军担任军职。

前后算来,自广皇帝南巡江都,经过数番骚操作,江南士族各家子弟大量加入军政两道。

这个数字,加起来大致已超过四百余。

有一些,已经担任显赫要职!

广皇帝的意图,很是明显。

他,摆明了就是要大力扶持江南士族的力量。

以此,通过确保其在帝国政权体系中的话语权,进而来保证江南各大世家对老杨家的忠诚和支持。

当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大隋帝国版图的统一。

除了在官僚体系中的强力扶持,广皇帝还给予了江南地方官员一些特权。

比如,就像沈兴法这样的。

怎样的?

那就是,可以长期担任家族所在地的父母官!

长期!

虽然有违大隋通行官制,但皇帝要这样,谁能说不?

有限的自治,换取整体的效忠和统一,

这,就是文帝和广皇帝的政治智慧。

想一想,这父子实在是十足自信。

在通讯和交通严重欠发达的时代,在帝国的触手延伸相对缓慢的时代,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才敢采用如此大胆手段?

换做别的朝代皇帝,还不是得派皇室贵胄、亲信大臣坐镇,甚至像防贼一样防着这些门阀窃取高位?

而广皇帝还不那么明显,而广皇帝做得非常赤裸裸!

在你自家的地盘,替朕看护好了!

别担心被换掉,换做别人我才不放心!

毕竟,你在家乡做官,盯着你的人可全是父老乡亲!

好好干,赶上十年八年,跟我回京师享清福!

至于那位子,就再选个可靠的子弟干起来!

……

这一招很灵验!

至今而止,江南各郡,尚无一个郡县主官投敌或造反。

倒是因为许多人,因为英勇抗击乱匪,而被杀!

南方,比起整个北方的形势,实在要太平很多!

江南富庶,远离突厥和东征前线,天灾、征役、本就较少!

相对安定的生活,让老百姓的造反一时并没有那么强。

最关键的是,造反的背后缺乏强大的势力基础!

李密、李渊背后,就是关陇贵族势力!

窦建德、高仕达、卢明月等,背后是山东士人阶层势力!

而南方呢?

士人阶层本就偏小偏弱,并且皇帝也笼络得厉害,他们根本缺乏造反的动力和意愿!

而那些新兴的商贾集团,经过这两年杨子灿的反复商业训练,更是坚决反对造反!

对,造反,就是抢商贾的饭碗和财路!

断人财路,就是杀人父母!

新兴的江南商贾势力,已经成了左右江南局势的重要力量!

也是反抗叛乱动荡的最为坚决者!

杨子灿利用白鹭寺、灰影,以及隋通船运、隋通钱柜、隋通盐业、粟末商事等力量,传下话去,答应平定天下之后,会给商贾势力在大隋政权中的地位!

比如,科举,从政,行商,等等。

如此之下,江南的老百姓,整体上既然能活得下去,干嘛还要铤而走险的去造反呢?

不是说没有人造反!

但整个江南三四十个郡,前后合起来造反的人数,也就不到三十万!

这样的数字,只要到河南和山东,随便几股力量,都就超过这个数字了!

沈法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