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且隋> 第117章 错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7章 错漏 (1 / 4)

好一会儿,那匠人终于祈祷完毕。

“这是啥木头做的?”

刘文静还是想好好研究下这种大车,说不定将来和突厥人合作,需要使用大量的这种运载工具。

“桦木,榆木,还有柳木!”

突厥木匠回答得很认真,但也很是简洁。

不过虽然心里开始厌恶这个很不礼貌、不知禁忌的汉人,但还是耐着性子一一指着车上的各个部件解释。

“……12付车辋,36根辐条,两根车辕,10条车撑……”

“这一车,重多少,能装多少?”

“且叫贵人晓得,这勒勒一百来斤。”

“装东西,可轻巧到千余斤!”

突厥木匠疼爱地抚摸着自己的大车,就像抚摸自己的孩子。

“平时,是用马拉的?”

“牛拉,马拉,骆驼拉,都行!”

“那得多少人赶?”

“不费人,头和尾巴串起来,一个人,可以赶上三、五架,我自己有时候能赶上十七八架!”

“啊!这么省事,就不怕翻了?走岔了?丢了?……”

刘文静吃惊的说道。

“呵呵……贵人您说笑了……”

“最前面的,是领头牛,比人还灵性嘞!”

“为了不走散,每只牛的角上,都得用绳子相连起来,最后一辆大车上挂一个大铃铛,叮当叮当地响,才不会丢嘞!”

虽然有点看不上刘文静,但突厥木匠还是耐着性子给他一一讲解。

“那这草原之舟,走动有啥规矩?”

“草原之舟?哦,那是神使的叫法,贵客你也知道?”

突厥木匠一听这话,眼前一亮,看不出来,这个神经兮兮的中原人竟然连神使策恩的神谕都知道。

嗯,看起来这家伙也没那么讨厌。

“神使?草原之舟的叫法很不一样吗?”

刘文静看见木匠的神态变化,心里也很惊奇,不由问道。

“哦,贵人,按照我们突厥人的习俗,述说策恩的神谕,需要真诚。”

说着,不顾刘文静正眼巴巴地等待回话,而是双手交叉抚胸、面北躬身肃立,嘴中连连说着一串刘文静听不清楚的话语。

神使,很牛么?

竟然能让一个苟且于尘埃的木匠,如此虔诚?

“贵人,草原之舟,是神使策恩在贝海尔湖畔天神大会上,显示神迹之时给与我们突厥人勒勒车的恩赐之名!”

“它是勒勒车神的又一个神名,将是万万千千草原羔羊祭奠的对象!“

“从此,勒勒车神将在长生天神的庇佑下,带给我们欢乐、富足、平安!”

中年突厥木匠说这些话的时候,满眼的幸福、崇拜和安乐!

这,是信仰的目光。

刘文静见过这种目光。

那是太原西山大佛寺里,虔诚的大和尚、以及那些笃信佛教的信士们,在佛陀面前显露的目光。

温柔,喜悦,平和,忠诚。

“神使策恩?”

“你们不是只有天神爱喝汗和九十九腾格里吗?什么时候又出来一个显圣的策恩?”

刘文静敏锐地抓住了突厥木匠话语中的关键信息。

这三两年,刘文静和李二,的确对东突厥倾注了额外的热情和精力。

但那些,都是关于东突厥大可汗都拔及其他的那些党羽,什么大叶护、索葛吐屯、匐你热汗、安禅具泥、特勤、屋可汗、小可汗,等等。

关于突厥的神教信仰天神教,因为一直式微,且在突厥政治体系当中缺乏存在感,所以他们几乎没有投注什么关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