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且隋> 第244章 隋通钱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4章 隋通钱柜 (1 / 4)

那广皇帝和一众大臣为什么还会放之任之呢?

第一个原因,就是货币的缺乏。

大隋的货币,主要是铜五铢和布帛。

这个时期,大隋铜的冶炼技术、储量都还不足。

但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国际贸易,都必须要大量钱币来进行充当一般等价物。

广皇帝发现,就是朝廷再怎么加速铸造五铢,也应付不了社会市场的需求量。

货币短缺,这就成了大隋商业发展和老百姓生活的一大困扰。

这里面,还有阿布讲给李二讲过的那个故事。

货币流通的速度,以及次数,在岁收上的意义。

存钱、藏钱,本是大汉民族老百姓们最喜欢干的事情。

有的人,甚至将当朝大量的铜币,带到坟墓,或者直接熔铸成明器送给先人。

柜坊的出现,就及时地解决了广皇帝和一众财臣的烦恼。

政府和老百姓们发现,他们可以通过柜坊做抵押担保和信贷,而不是自带大量沉重钱币,来进行买卖和贸易。

所以,先是邸店,后是柜坊,再然后是飞钱等,一一出现。

这几年,就是因为柜坊、飞钱,以及阿布家和皇室内府联合成立的隋通钱柜等的出现,极大地缓解了朝廷的货币压力。

这样的机构,还在刚刚过去的征高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据阿布的搜影统计,目前全大隋有类似的机构一百多家。

但能覆盖全国的,也就八家。

隋通钱柜,就是其中依托粟末地亨德利商行的网络,建立起来的一家。

这其中,皇室占股五成,阿布家占股三成,其他朝中贵戚和重臣占股两成。

成立了一个监事会,共十三人,广皇帝的老婆萧皇后是会长。

监事会底下,有一个银柜掌柜会。

他们,属于前世职业经理人。

负责柜坊具体的管理运营,小牙苏是首任隋通钱柜的大掌柜。

隋通钱柜,现有网点二百零七个。

基本上遍及大隋的的所有疆域,只是存在大小和等级上的差别。

目前,主营金银铜币的兑换、货币的存取、信贷业务。

从年三十一直到十五,大隋朝朝堂官衙都是在放假状态。

这期间,洛阳城的大街上,持续不断会有载歌载舞游行的队伍。

只是,这样的游行,洛阳人是看惯了的。

唯一的出入,只是春节的规模更大一些而已,人更多一些,但样式都一样。

就如当初阿布穿越之后,第一次来东京城时,看到的那样!

不过,对于阿布从粟末地带来的男男女女们来说,处处全是新奇和惊叹。

人如是,物如是,景如是。

刘姥姥进大观园,可能就可以形容他们看到洛阳城春节景象的表现。

可是,也有好几个家伙感觉有点失落。

竟然认为,粟末地的春节更有意思!

因为,此时可以在剧场看戏,也可以观看自家“精彩纷呈、更接地气”的晚会,还可以找自己的相好到处撒欢……

东京城,看似繁华喧闹,但总觉少了些自由、奔放和惬意的味道。

“嗬嗬,你们就是狗肉上不了台盘,一辈子跟在马沟子后面铲屎的料!”

德叔笑着骂道,感觉这几个年轻人真是胸无大志。

阿布看了,也笑着不言。

天下之城,世界之城,谁不向往呢?

这里,可是现今世界真正的中心!

爆竹声声辞旧岁,飞雪朵朵迎新春。

正月十五,罕见的大雪降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