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且隋> 第13章 雨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 雨匪 (1 / 4)

《淮阴平楚》,后世又叫《十面埋伏》。

但此时的《淮阴平楚》,却与后世流行的《十面埋伏》大有不同。

因为此时之琵琶,虽然已经是曲项鸣箱的模样,但在演奏技法上还是横抱和拨子演奏。

最主要的是,琵琶在构造上还是四个音位。

这种琵琶,不是后世那种,最适合演奏《十面埋伏》的四相十二品或六相十二品。

简单地说,这种早期的琵琶,因为技法和结构的缘故,是无法演奏后世改写进化过的《十面埋伏》的。

话虽如此,但横抱的四音位琵琶,却仍然能够演奏出古曲《淮阴平楚》的意蕴。

在灵儿姑娘的素手之下,琵琶就像活了一样,发出美妙的乐音。

轻拢慢捻抹复挑,嘈嘈切切错杂弹。

楚霸王的气概、彷徨、绝望,万千将士的东拼西杀、惨烈呐喊……跃然而出。

在座的众人,听着窗外的风雨,心神激荡,意念丛生。

这不,原本对乐理狗屁不通的王铁锤,在酒气催动之下,不由得豪气舞性顿生。

只见他三下两下,脱去外袍,抽出匣中剑,几个箭步就来到众人几前空阔处。

他,这是要为众人,即兴舞上一会!

这个时代,宴饮随乐起舞,真是最寻常之事。

乐,以舞为主。

于是李秀宁、阿力根、徐娘等人,便开始饶有趣味地看起王铁锤的热舞。

铁锤的是健舞,名为《剑器》,是他在粟末地水军学院时学得的舞蹈。

此舞节奏明快、矫捷雄健,极具阳刚之美。

《剑器》,即剑舞。

王铁锤虽然擅使双锤,但是剑术也是不弱。

他身材修长,虎背蜂腰,双剑在他手中就像活了过来一般。

那首诗怎么说来的?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王铁锤的这一手,直看得众人眼中放光。

想不到这个其貌不扬的傻小子,竟然有如此了得的剑术。

特别是那奏乐的青儿,目光中星芒巨闪,也不知是动了什么心思。

而她怀中的琵琶,也尽是奏出相得益彰的曲段,很是合拍。

看着王铁锤的一招一式,坐在上首的李平儿若有所思。

这少年,怎么有一股子军伍的气势?

……

既然是助兴,其他人也不能落空。

徐娘表演了《胡旋》,这是这种小规模宴饮之时最常见的舞蹈。

难得的是她那丰腴的身子,恁是把这高难度的舞蹈,舞出了急转如风、发带飞扬、衣裙飘起的极致效果。

这身姿,只看得回到座位上的王铁锤,口干舌燥、心思乱飞。

做为撑场子的柳絮,自然需要为主客之人献舞。

她的舞蹈,也是独舞《柘枝》。

她这人,办事儿严谨。

既然要装扮成被阿力根这个大船主独宠的伎子,自然是全身心投入。

不仅在阿力根身边尽显柔媚乖巧,而且早早连助兴的舞蹈的道具,也准备十足十。

她立时在后边,换了西域民族服装,足穿上锦靴。

青儿奏鼓,柳絮起舞。

只见她时而刚健明快,时而婀娜柔美。

真是“鼓催残拍腰身软,汗透罗衣雨点花”!

看得就连李秀宁这等挑剔之人,也连连点头,赞许不已。

这个歌舞伎子,很是非同寻常啊!

奇哉怪也!

如此一个风华绝代之人物,竟然能甘愿栖身于这粗俗杂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