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且隋> 第311章 驻军白道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1章 驻军白道城 (1 / 4)

为了保证建营不出纰漏,阿布将刚刚收队回来的阿古达哥同时派出。

这位重影部队前左队副主官,可是跟随阿布许久,自然是对阿布修建营房的要求非常熟悉。

火龙,水房、洗澡堂、厕所、医院……

这些,在大东北那嘎达的军营里都有一定之规,来不得丝毫含糊!

不管要在这儿呆多久,都要按照永久性军事营垒进行加急营建。

至于人手,实在是太多了。

仅在大青山上,被大隋军队监督着用锯子、砍刀伐木头的突厥俘兵、牧民,就有好几万。

而即将参加扩建白道城的突厥人,就更多了。

他们将用马、牛拉着石碌碡,碾压演武操场;用?头、铁锹,挖掘护营壕沟、房屋地基、地龙火道、打制泥坯……

白道城,说是城,倒不如说是一个小坞堡。

因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汉朝、北魏王朝都在此修建了小城。

它位于出大青山谷口南首的坝子口台地上。

前面,是汩汩的大黑河;后面,背靠大青山;左边,是各朝各代的古城墙;右边,就是土默川。

看这地方风水,的确是一块风水上佳的宝地!

现在的白道城,是北魏时候的新城。

而汉时修筑的白道城,早就毁弃了,只留有南边的一面城墙,被北魏人筑城时所延用。

如今之时,无论汉时的白道城,还是北魏时候的白道城,都已经空无人迹,只剩下城内的断壁残垣。

倒是北魏时的四道夯筑的土墙,仍然矗立在此。

这座方形的小土旧城,只是在南北土墙上设了门。

巨大的门洞上,早就没了门框和门板,明晃晃的就像张着的两张大嘴,任由土默川上的南风和大青山上的北风自在穿行。

对于这样一座长宽各六十丈的方形土城,要想住下几十万兵马,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这营廓得极大地外开展。

所以,要以白道旧城为中心,开辟出好几个功能区域。

如战俘营、辎重营、医院、牲口场、军械营、演武场、草料场,以及拱卫中军的战营等。

最后,还得在大营之外,全部建上实木的高大栅栏、箭楼、了望塔、军门等。

比在,还要在栅栏外六尺,按制开挖壕沟,一丈宽、六尺深,并将黑河水引入,做护营河。

因为大将军阿布是要将此作为一座永久性军事营地来建,所以这就害苦了那些疲惫的突厥俘虏们。

相比较而言,突厥人中懂些技术和手艺的人,境遇会好上许多。

比如那些会些木活、泥水活、制毡、挫绳、挤奶、鞣皮、冶铁等等的俘虏,就能去将作营帮工。

这些人,不仅相对吃得好,还不用大青山的咧咧北风吹拂。

而那些只懂舞枪弄棒卖力气的,就只能在皮鞭、细犬、呵斥之中,顶着刺骨的寒冷,干那些个挖土方、打桩、埋栅栏、砍柴、烧炭等的苦活、累活!

这些,也就罢了。

其实,最让突厥人普遍难以忍受的,还是这个大隋军营中,给予每个俘虏的一项强制福利!

什么啊?

按期洗澡!

按期刮胡子!

按期剪头发!

按期烫换衣服!

每日烫脚、洗缠脚布!

这个福利,执行得相当严格。

凡是抗拒领取此项强制福利的,先鞭挞三十!

再不依律执行者,斩首、火化,弃于野坑。

给如此众多的人,换一套干净的贴身衣服,本是件天大的难事。

好在现在的北路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