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且隋> 第269章 在兵部和白鹭寺行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9章 在兵部和白鹭寺行走 (1 / 4)

音乐停止。

只听宇文述说道:

“有诏。”

音乐再起,奏《正和之乐》。

太子左庶子充当赞者,指挥杨侑一拜、再拜、再再拜,如此三次打拜礼。

东宫的宫臣们,也跟着杨侑行叩拜之礼,如是三回。

接着,宇文述开始宣册封书。

这时的内容,和含元殿上的不同,是另一封、也是最具法律效力的册封文书。

就是上面提到的《册代王为皇太孙文》。

“维大业九年,岁……尔身为善,国家以安……兢兢业业,无怠无荒,克念尔祖宗,以宁我宗社,可不慎欤。”

太子左庶子又让杨侑连拜三回,众东宫臣僚跟拜。

拜完之后,太子左庶子走进宇文述,从他手里接过册封文书,后退又趋近杨侑,将册书授与杨侑手中。

杨侑接过册书,转身将其交给身左的掌书。

接着,虞世基又再次取玺绶,趋前交给宇文述。

太子左庶子亦是走进宇文述前,双手接过玺绶,退身再授给杨侑。

杨侑接过玺绶,同样转身将其交给身左的另一位掌书。

等这些仪式做完,持节使者又将节衣加在节上。

音乐息,授册、玺绶环节结束。

俄顷,音乐又起,《凯安之乐》。

太子左庶子大声赞引,杨侑带着自己的册案、玺绶案、仪仗、仪卫,目不斜视地退场。

典直引导主副册使两位大人出至阁外,再由通事舍人接着引导走出殿门,直至以出重明门外。

案、幡、节等,一并由令史、主节带回。

那些参与册封典礼的东宫属臣们,则在通事舍人的引领下,依次退场次出。

东宫受封仪式,结束。

这还没完,宇文述和虞世基二人,还要复命。

他们回到含元殿大横街南御道东,北面西上立。

此时,中书令裴蕴侯立多时,他站在宇文述的东北方,西向而立。

宇文述等人,行大拜礼复命,曰:

“奉诏册皇太孙,礼毕。”

然后再次大拜。

中书令听了,进入含元殿向广皇帝奏报去了。

这时,主副册使、随员等的差事,才算正式结束。

剩下的活动环节,阿布就没权利参与了。

听高士廉老大人说,接下来杨侑今天还要到皇宫行朝见皇帝、皇后的礼仪。

因为内册的杨侑年龄尚幼,朝见皇帝、皇后的场所又在内朝之内,所以礼仪较为简单。

另外,皇太孙朝谒皇帝、皇后之后,还需谒太庙。

谒太庙完全是皇家祭祀,只有皇室成员才可以到太庙献祭。

谒太庙这一环节,是册命皇太孙仪程中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环节。

意思是报告祖宗册封之事,证明其身份得到了祖先的承认,其身份是合法的。

不过,阿布却被很快喊走了。

因为作为三师三少之一,还要等杨侑谒太庙之后,在东宫的各位臣僚碰面。

杨侑的三师已经确定,是太师虞世南、太傅是卫玄、太保是宇文述。

三少呢?

以前只有杨子灿一人,是少保。这回,全部补齐。

少师,是萧瑀;少傅,是宇文士及,南阳公主的丈夫,也就是杨吉儿的大姐夫。

隋朝,没有了詹事这一类似尚书省的职位,也就是没有一个总管家,专事负责东宫的家事。

但是其他该有的,一个也不缺。

门下坊、典书坊、左右卫十率府等。

其中,门下坊兼领司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