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且隋> 第225章 文化兴邦,科技兴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5章 文化兴邦,科技兴邦 (1 / 5)

机械压榨大豆油、花生油、葵花油已经出现了!

这是粟末地植物油,在规模化生产菜籽油之后,又一大饮食结构上的巨大进步。

古时候,人们榨取植物荤油,其方法有木榨法、水代法、磨盘法、石舂法等。

这些技术,既费时费力,出油率还很低,浪费严重。

粟末地用水力带动钢磨,进行对炒熟的大豆、菜籽、花生、葵花进行破碎和压榨,出油率高,还省力省时,卫生安全。

唯一的缺点,又是没有了古法压榨的香味!

毕竟,机械压榨的温度和出油率,已经不完全一样了,香味儿也就不一样了。

温度,杂质,都影响香味儿!

不过,经过特殊沉淀、冷却和过滤后的粟末植物油,看起来非常清亮诱人。

黑牌菜油、大豆油、葵花油、花生油,已经开始远销各国各地。

一斤、两斤、五斤,三种玻璃瓶。

软木塞,加橡胶皮套,用腊密封。

统一印刷的标签上面,有一个大大的草书“黑”字。

“黑子”旁边,用楷书或魏碑体,写着植物油的种类和产地。

“粟末农场,荣誉出品!”

粟末农场,是啥地方?

不清楚!

但人们记住了粟末黑牌植物油产品。

价格不贵,好东西!

就是个“黑”!

阿布听说,新成立的粟末地通用技术研究院科学家,正在利用新发明的油压、水压技术,研发新的榨油技术。

阿布的确很期待!

榨油越干净,剩下的油渣就越好利用。

否则,撒到地里,作物会烧死,即使堆积发酵之后力量也大得很。

此外,含油率高了,给牲口当饲料,牲口长得太剽悍,不太爱听话,不好使了!

榨油技术提升了,小麦、玉米、大米的加工技术,自然已经得到全面的升级。

现在虽然不能达到自吸,但磨出来的面粉已经相当细腻。

精白粉,细白粉,黑粉,糠麸,全都分得明明白白!

机械磨面技术,已经全面替代了传统的石磨、石锥等传统方法。

唯一可惜的是,粟末地的小麦,目前因为种植区域的限制,全是春小麦。

所以,面粉纤维不够长,所以阿布想给自己儿子媳妇父母展示的拉面绝技,一时半会儿还没法呈现!

遗憾!!!

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还得等!

可怜的佩媛儿和可立儿,听见美好描述,口水立刻流下来了!

惹得温璇死死掐了阿布一下,掐得他龇牙咧嘴!

全家人,却在哈哈大笑。

粟末地,现在使用得最广泛的能源,一是煤,二是水,三是光。

煤,就不说了,历史最早,用的最广泛。

水力利用技术,可以说是现在粟末地产生的最具工业革命特征的动力技术!

水力,似乎无处不、无时不在、无所不能。

凡是需要大量人力参与的工艺流程,工程技术人员首先想到的,便是如何用水力机械来替代。

政府有意引导,人们也乐意使用。

解放大量繁重的体力劳动,人们还可以做其他大量的事情。

至于光的利用,则是在纯净玻璃和水银镀膜反射技术发明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利用防涨裂玻璃建造的玻璃温棚,打破了粟末各地季节性作物种植的限制。

利用小块水银玻璃镜片制造的凹面镜热水器,既能烧开水,还能取火。

用玻璃镜、凹透镜、凸透镜,制造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