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且隋> 第213章 “秃鹫”部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3章 “秃鹫”部队 (1 / 4)

“哈哈哈……,尉支大人的妙计,真是高。想不到啊,想不到!”

大辽城褥萨府大堂之上高坐的高惠真,兴奋异常。

原来,利用广皇帝明旨天下的诏书,高句丽的间谍早就获知,并飞快传入高句丽御西总指挥尉支文德的手中。

聪明的莫何逻绣支尉支文德,很快就和莫离支渊爱索吻一起,琢磨出了其中的漏洞。

“天助我高句丽也!”

定好应对之计的渊爱索吻,高兴得仰天长啸。

立即以高建武的名义下旨,给以尉支文德在前线便宜行事之特权。

尉支文德,成为了高句丽大军中至高的存在。

他成为了继莫离支渊爱索吻之后的高句丽第二人,其权力范围就是连高句丽王高建武也多有不及。

痛苦来得接二连三。

被耍了的大隋军,很快便进入到一个奇怪而痛苦的怪圈。

攻城,白旗,撤退,等待,再进攻,再白旗……

而皇帝的催促,也一次比一次严厉!

《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中云: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士气,很快在这种无聊的游戏中,变得低迷和沮丧。

时间,也一下子拖延到了九月中旬。

皇帝按捺不住,终于亲自来到辽东城下进行一线督战。

然而,他根本没意识到,正是自己的那条招降的禁令,导致了这一切的后果。

就在大辽城下,广皇帝召开了一次全军扩大会议。

分兵!

一部大军,七十万,由杨广亲自统率,继续进攻辽东城,为正军。

正军的战术,继续行堂皇之战,以赫赫威势,逼其投降,各个击破。

另一部分大军,三十余万,以宇文述为统军大将军,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担任诸军咨禀节度,尚书右丞刘士龙任慰抚使,领九军,直击王都城,是为奇军。

奇军的战术,就是采用蛙跳之法,漏过高句丽沿途各个城池,穿越鸭绿水,与来护儿率领的三十多万水军从浿水(离水),一西一南,联合夹击王都城。

直捣黄龙,一锤定音。

两军的计略,不可谓不高。

但都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戴在腿上的那道无解镣铐!

降而不伐!

奇军,点齐人马,带足粮草,拜别大皇帝,向一千多里外的王都城驰去。

临行前,广皇帝密招宇文述和于仲文。

口谕:“务必活捉高建武、渊爱索吻、尉迟文德等高句丽君臣,立捕入隋!”

此外,为了适应蛙跳战术的特点,防止沿途敌军袭击辎重,这次东出的奇兵,又格外增加了一项极具风险的任务。

自负百日粮秣!

这样一来,将士们加上随身物品,人均负重达三石余,也就是至少在三百斤以上。

三百斤,呵呵!!!

考验大隋大军行军的韧性和纪律的时候,到了!

于是,行军沿途,奇异的一幕出现了。

每当大隋东去奇军拔营不久,营地上就会悄悄出现一批服饰各样、不辨来历,但行止麻利的“秃鹫”部队。

之所以叫“秃鹫”部队,因为他们不打仗,专事在废弃营垒和战场上,捡拾大军遗弃的各种各样的物资。

比如现在。

他们熟练地找到那些大军扎帐的地方,然后只是看看土色,然后就取下背上的那种像铲、像锄、像锯、像斧却又八不像的工具,鼓捣一番变成锄头后开始刨挖起来。

不一会儿,只见越来越大的土坑底下,露出了黄橙橙的豆子、白花花的大米、炒熟的麦子,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