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且隋> 第170章 改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0章 改变 (1 / 4)

阿布和温璇,探了一回亲。

他们夫妇二人,以温达后人的身份,前往霍翁家族、安世娜家族的祖地,进行了拜祭宗祠和认亲活动。

七月中旬,在返回粟末地之前,阿布办了一件非常关键的事情。

在贝海尔湖天神北宫,召开了铁勒大草原所有天神教神侍人员的大会。

几乎没有什么讨论,阿布便以神使策恩的名义,对天神教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先,调整组织结构。

原来的天神教,是典型的统整型的教派组织。

何谓统整?

有明确的神教派别意识。

强化的,是天神教与信众在组织上的联系。

最大的精力,放在加深信众的团结与对天神教的忠诚之上。

在影响力结构方面,以中央辐射的方式,在铁勒大草原上,设立分支和祭祀之所。

这样的好处,便是总会与各地分支之间,上下级关系分明,事务结合上也显得非常紧密。

一应事务,从上而下。

从思想认同,到礼仪规范,甚至是传法活动,必须听从总会的指示与安排。

这种模式,具有强烈的权力色彩。

它异常重视内部的聚合,强调组织性和服从性,甚至还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破坏性。

……

这,当然是危险的!

这种模式,天然将自己,放置于世俗政权的对立面,必然会受到不断打压和排挤。

纵观中世纪的各种教派,无一不是如此。

阿布的改革,就是要进行缩、分、扩。

在收缩、精简统整体系的基础上,开辟分立制,健全分区制和代议制。

宛如前世各大教在历史车轮面前,所妥协改革的道路。

阿布定义,天神教绝不能是政治的产物。

它只是突厥大草原上,牧民们托付空虚灵魂、解脱俗烦困苦的解语者!

何谓分立制?

就是教廷力量不能有效到达的地方,允许自设。

这种新开设的自主独立宣教机构,不再需要明确的上下统属中心。

在当地,只要保证建立起信众的公共祭祀或活动场所即可。

人们,无论信与不信,皆可自由出入,随意参与。

这种方式,便如大隋汉地的一些寺院与宫观,特别是佛教与道教已经开始施行的那般样式。

在教派认同上,其主神也可以从其它大庙分灵而来。这样,便只有祖教与分香支教的对应关系,但彼此之间不存在上下统属之事。

此时,神侍只是一个修行和传法的结合体,他们只会重视师承关系。

但在发展上,会自主结合本地的情况,因地制宜地加强对牧民的吸引和招揽。

在神法护持上,除了有志追随天神的修行弟子之外,更允许普通牧民以普通人的身份,自由出入。

这种改变,无疑降低了信仰的门槛,也让传法变得更加便捷和随意。

但是,分立的天神教机构,分支的谱牒,仍然是总教授信和发出。

同样,必须接受来自总教的管辖。

只是他们的上级,直接变成了神使策恩、明眸萨吉和总教长老会。

按照天神教七分位法,阿布将教区进行了新的划分。

整个铁勒大草原,按照穹庐七色,分为七个分教。

然后在此基础上,又细分为十四个支教,一个分教内有两个支教。

教内,全部开始采用由下而上的代议机制,形成各级长老会。

一应事务,皆由长老会议决。

其次,就是对天神教进行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