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且隋> 第125章 草原上的传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5章 草原上的传说 (1 / 5)

这金羊毛计划,如何进行呢?

肯定是从羊毛的加工开始。

大中华民族,对动物毛的利用和加工历史,非常久远。

考古表明,中华手工毛纺织产品的历史,可以追到新时期时代。

先说采毛。

在阿布穿越之前,世界之民,想从羊身上大规模的采毛,主要方式无非两种。

一种,是从死羊的羊皮上采。

手法简单粗暴。

直接用石斧、铜铲、铁铲。

当然,如果只想要羊皮,还有最快的方法,那就是火烧火燎的火刑。

另一种,就是从活羊身上采。

活羊采毛,主要用手撕、竹篦篦、剪子剪,还有地上捡。

前者,也叫是薅羊毛。

但薅羊毛,也是有特定的目的

那种毛,叫羊绒。

篦子篦羊毛,

就是用篦子在羊身上篦梳。

篦下来的毛,质量较差,但省事,且不影响羊的健康。

剪子剪羊毛。

得归功于大中国冶铁技术的进步。

当锋利的剪刀,在南北朝时盛行天下之后,采羊毛就开始直接耍流氓了。

那是赤裸裸地,从人家羊身上剥衣服。

这剪羊毛,还有讲究。

这边疆漠北寒冷地区,每年只能铰毛两次。

四月之后,九月之前。

再说熟毛。

一直以来,人们对羊毛的使用,非常单一。

织毯、擀毡,就是很少用作衣料。

为啥呀?

因为,在漫长的用羊毛史中,先民们一直被一个巨大的难题所困扰。

脱脂柔化!

用老百姓的叫法,就是熟毛技术!

人类驯化羊花费的时间,远远比不上驯化生羊毛所用的时间。

羊在生长过程中,羊毛上会有羊脂、羊汗、粪,还附有土、草籽儿等。

后面的还好说,唯独这羊脂最难处理。

因为这玩意儿,不全溶于水,得经过简单却又复杂的化学溶液做溶脂处理。

没有经过脱脂柔化的羊毛,硬、挺、异味、刺痒、很难梳理,更不要说弹毛、纺织了。

这种毛,俗称生毛。

其实,世界上好多游牧民族,早就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脱脂方法。

可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都没能传播扩散开来,甚至遗失湮灭。

阿布的工部和科技研究所,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当然能了!

做为穿越者,阿布是这个世界化学界的懂王。

阿布,早就从前世阿妈的自力更生中,了解了全部羊毛加工的奥秘。

阿妈,用实际的劳动,给他儿子上过一堂生动的实践操作课。

这堂课的名称是,如何让生羊毛变成暖毛衣。

这堂课里,有化学、物理、手工、美学。

羊油羊脂,就是脂肪酸。

酸的克星是什么?

当然是碱和热量了。

而羊脂的克化,只需要弱碱溶液和一定的温度,就可以将其完全乳化分散。

那现在,阿布的粟末地有碱吗?

这个,还真没有。

但有一样东西,虽然是盐,但它的水溶液呈弱碱性。

那就是,目前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纯碱。

粟末地的人,为什么很容易就理解了纯碱能克化羊脂?

还是因为,随着纯碱能被粟末人大规模开采提纯,人们发现了它很多功效和用途。

制造玻璃的重要原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