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都市言情>作文介绍> 害虫的危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害虫的危害 (1 / 2)

害虫是指那些对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危害的昆虫、蜱螨、线虫、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和病原微生物等。害虫对人类的危害表现在农作物、家畜、家禽、林木、园艺产品、中药材、建筑物、仓储物资、文物古籍、纺织品、食品等各个领域。它们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品质下降,家畜、家禽疾病传播,森林、草原退化,仓储物资、文物古籍、纺织品、食品等损失。此外,害虫还能传播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害虫防治是人类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害虫的种类

1. 农业害虫:如蝗虫、粘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棉铃虫、棉红蜘蛛、苹果蠹蛾、梨小食心虫、葡萄根瘤蚜、香蕉卷叶虫等。

2. 林业害虫:如松毛虫、杨树舟蛾、桉树蚜虫、橡胶树白粉虱、核桃举肢蛾等。

3. 畜牧业害虫:如牛蝇、猪虱、羊蜱、鸡虱等。

4. 卫生害虫:如蚊子、苍蝇、蟑螂、跳蚤等。

5. 病媒害虫:如疟蚊、登革热蚊、鼠疫鼠、蟑螂等。

6. 食品害虫:如米象、谷象、玉米象、绿豆象等。

7. 文物害虫:如木蜂、木蠹蛾、书虱、鼠妇等。

8. 储藏害虫:如玉米象、绿豆象、谷象、麦蛾等。

二、害虫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利用农业技术手段,如选用抗虫品种、合理布局、间作套种、适时播种、施肥、灌溉等,以减少害虫的发生和危害。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昆虫生态调控剂等生物手段,控制害虫种群数量。如引入天敌、释放寄生性或捕食性天敌、使用昆虫病原微生物等。

3. 化学防治:合理使用农药,如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按照规定的剂量、方法和时期进行防治。同时,要注意交替使用农药,以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

4. 物理防治:利用害虫的生物学特性,采用诱捕、诱杀、隔离等方法进行防治。如使用灯光诱捕、色板诱捕、性信息素诱捕等。

5. 综合防治:将上述各种防治方法综合起来,因地制宜,合理搭配,形成一套完整的防治体系,以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

三、我国害虫防治的现状与挑战

1. 害虫种类繁多,发生危害严重。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害虫种类繁多,发生危害严重。据统计,我国农业害虫有2000多种,林业害虫有1000多种,卫生害虫有数十种。

2. 害虫防治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在害虫防治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果,如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

3. 害虫防治工作取得显着成效。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害虫防治工作,通过实施重大病虫害防治项目,有效控制了害虫的发生和危害。

4. 害虫防治面临的挑战。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害虫发生和危害呈现新的特点,防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如害虫抗药性增强、天敌资源减少、农业害虫跨境迁飞等。

四、未来害虫防治的发展方向

1. 加强害虫防治技术研究。针对害虫发生的新特点,加强防治技术研究,提高防治效果。

2. 推广绿色防治技术。大力发展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3. 加强害虫监测预警。建立健全害虫监测预警体系,及时掌握害虫发生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工作。

4. 实施综合治理。将害虫防治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实施综合治理,提高防治效果。

5.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