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都市言情>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 第230章 粮食的用处是让人活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0章 粮食的用处是让人活命 (2 / 3)

用说了一下。

徐二婶琢磨了一下,笑道:“真要是能带香味还能洗头洗脸沐浴都用得上,那这东西做精巧了,不愁没人肯花银子。”

用了猪油做底,手工皂的定价就不可能会低。

桑枝夏一开始看准的买家也不是劳苦大众,而是穿金戴玉的富贵人家。

徐二婶深知这些不缺钱的人坐在内宅院里,整日琢磨惦记的都是什么,补充道:“不必担心贵了无人买,这种稀罕东西,越贵的越是惹人来。”

富贵人家缺的不是银子,而是那份自己有别人无的稀罕劲儿,只要东西做出来了,有的门路可赚。

桑枝夏眼珠一转定了主意,撑着柜台冲着徐二婶挑眉:“二婶,手工皂是个新鲜玩意儿,骤然一下拿出来只怕也无人问津,你这里不是有许多富家夫人小姐来定制衣裳么?顺带帮我张罗一下?”

有现成可用的门路,不用白不用。

桑枝夏半点不跟徐二婶客气,把心里想的大致说了一遍,徐二婶琢磨了一会儿,缓缓摇头。

“二婶是觉得不妥?”

“我是觉得,你送的太多了。”

徐二婶拿起桑枝夏选中的一个模子比画了一下大小,往内里缩了一整圈,只留下了中间比起元宵大不了多少的弧度说:“这么大就足够了。”

“照你的意思,头一批做出来的货,是打算随着年下的衣裳送到客人手里的,弄得那么大做什么?有点儿样子能瞧得见不就行了么?”

元宵大小,烧饼厚薄。

薄薄的一小块儿,既是省了本钱,也让人知道了还有这么个新奇玩意儿,一举两得。

徐二婶自从接管了绣庄后买卖经翻得哗哗的,张嘴就有自己的门道:“你是合计着用猪油底子来做的,前后的本钱可不少,不花钱白送到手的便宜,何苦一次给了太多?”

“这模子的大小最好都再缩上一圈,到时候做出来了,单块儿的是一个价,不同花色的可组成个盒子,四块六块八块都可。根据盒子的不同材质,价格上的说头可再翻出不同的花样,送礼自用都两相宜,那才是妙呢。”

徐二婶说着撑不住笑出了声儿,催促道:“只是嘴上说了不顶用,还是得先把东西做出来才好。”

“我在这边把能一次送过去的单子给你拟出来,只等着你来上货!”

桑枝夏揣着一盒模子出了绣庄,转道又去了粮庄里查看。

薛柳已经先一步到了地方,正在粮庄管事的指点下查看店里摆出来的粮食。

偌大一个粮庄,只卖徐家地里产出的那几样肯定不行。

从别处收来的高粱小米各色豆子,还有不同品相的白面杂粮面,只要是有人进了铺子说得出的,铺子里就一定拿得出来。

桑枝夏今日来,一是例行查账,二是为了提醒店里的管事。

“今秋许多地方的收成都不太好,入了冬后粮庄里的生意多了是好事儿,可有一点规矩不可破,不可提价。”

这些粮食都是秋收时收来的,粮仓里堆了不少,不愁找不到卖的。

只是当时买入时的价格不高,摆在了店里也只是赚些毛利,只要能多少有些赚头,那就不能趁着天时不利胡乱抬价。

粮庄里的管事是跟桑枝夏熟了的,听完笑着点头:“东家放心,该有的规矩底下人都知道,只是……”

“只是入冬后县城里各处卖粮的地方或多或少都涨了一些,咱家一点儿都不提合适吗?”

秋日时粮庄的生意多是惨淡,往往都要等到入冬开春后青黄不接的时节,才有可赚之机。

就这么眼睁睁地放过去了?

“有什么不合适的?”

桑枝夏翻了翻手里的账本淡淡地说:“粮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