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东晋,我来了!> 第199章 时光飞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9章 时光飞逝 (1 / 6)

毛当、毛盛乃氐族亲贵勋旧,而且还是苟太后的亲戚,几代人跟随苻家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

现如今消失在淮南地区,不用说,二毛一定是惨遭了不测。

俱难作为副帅罪责难逃,贬为庶民,永不录用。

主动向苻坚请求开辟东边第二战场的氐秦名将彭超,在长安廷尉府大堂几经拷问、指责,不堪其辱,羞愤难当。

于是在狱中上吊自尽。

历时近一年的秦晋大战告一段落。

大晋方面,最大的受益者是谢安和他的谢氏家族。

朝野上下好评如潮。

掌大局的是谢安,在氐秦大军进犯之时,总能以沉着、平和的态度使大家镇静。

他的施政方针,是务举大纲,不拘泥于小事。

当时的人们把谢安与“王与马共天下”的王导相提并论,甚至认为谢安的文雅风姿方面要超过王导。

于是大家在“江东独步王文度,盛德绝伦郗嘉宾。”前面又加了一个“大才盘盘谢家安”。

立大功的是他举荐的侄儿谢玄,智勇双全,当真是举贤不避亲。

一时间,谢家如日中天,权倾朝野,被时人誉为大晋中流砥柱。

——————————————————

回到兖州的陈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打造大兖州。

除了大规模的囤积粮草和全民养殖牲畜外,积极打造攻守城池的器械,强弓长弩,铠甲盾牌。

秋收后,征调雇佣民夫加固兖州边陲郡、县城墙。

他知道苻坚一定会卷土重来的。

在那个封建时代,一个国家强盛到一定程度是不会坐视身边还有其他政权的存在。

年底,翟辽奉命回渑池召来了一千名丁零族人,果然每个人都身高都在丈余,高大威猛,虎背熊腰。

陈望在校军场亲切会见并安抚了大家,观看他们的格斗技击表演。

发现他们力大无比,而且奔跑速度奇快无比,唯一欠缺的就是格斗时转身、俯身等方面灵活度差。

当然,这些瑕疵可以说是微不足道,毕竟冷兵器时代作战特点是群殴混战,力气大,体力好者占极大优势。

于是亲自画图纸,安排打铁工匠专门为他们量身定做了一种武器——链子锤。

重达九十斤的链子锤,茶盏口粗细的柄长约五尺,加上锤身近七尺(一米六多)。

握在这些长发巨人手里,粗细、长短正合适,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他们在战场上的力量和体力优势。

在锤柄中间有一小段是空心的,里面塞上了锁链,转动两圈丝扣就能打开,成为了长约一丈多(三米左右)的链子锤。

待打造好链子锤之后,陈望成立了高车营,振威校尉为高车营统领,幕僚、治中从事阳启为副统领。

之所以派了阳启,考虑到这些丁零人虽然居住在中原已历几代,数十年,但他们一直是群居,和当地晋人极少来往,更谈不上通婚。

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保留着原始野性,生怕他们编入了正规军,手里拿着武器,有了特权,在谯郡生出什么事端。

出自右北平阳氏的阳启,世代尊崇儒道经学,学识渊博,尤其对于董仲舒的伦理纲常理论体系研究的非常透彻。

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乃是天地间最不容逾越的纲常,因而臣子的威望决不能超越君父,否则便会“天地崩毁”。

讲究“人君受命于天”,奉天承运,进行统治,代表天的意志治理人世,一切臣民都应绝对服从君主。

当然,他们这些在五胡乱华时期沦陷区的大儒嘴里所谓的“君”不是指大晋正朔皇帝,而是谁给他们官做,谁能保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