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东晋,我来了!> 第176章 招才纳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6章 招才纳贤 (1 / 4)

“刺史大人……”李暠惴惴不安地问道。

陈望停止了动作,稳定了一下情绪,摆手道:“哦,哦,无妨,无妨,你继续讲。”

“小人祖父李弇,生前曾是凉州刺史张骏麾下武卫将军,镇守抱罕,当年与石赵麻秋部作战失利,兵败身亡,因无法再渡黄河回凉州,随父母流落关中、朔方,此次战乱南逃至兖州。”

“哦,好,你可有何所长?”

“小人久在朔方,与鲜卑、匈奴诸部一同居住,自幼修习骑射,善使长刀。”

陈望下意识地眯眼看向了李暠地手,果然他的右手虎口有厚厚的老茧,于是点头道:“嗯,可下去习练否?”

“小人遵命!”李暠叉手施礼道。

陈望遂命骁骑营亲兵到大院内树起箭靶,转身从后面的兵器架子上拿起了一只弓和三支箭,亲手递给了李暠。

李暠一躬身,转身雄赳赳气昂昂地下了大堂。

不大一会儿,外面传来了一阵阵的喝彩声,接着,骁骑营亲兵扛着箭靶上了大堂,一脸兴奋地道:“平北将军,您看!”

陈望定睛一看,只见三支箭,全中靶心,遂问道:“多少步?”

骁骑营亲兵答道:“本来应该是一百步,这位壮士说一百二十步。”

“哦,哦,”陈望心道,虽比柏华稍逊,但也是世之罕有,于是对郗恢道:“留下吧,在骁骑营效命。”

郗恢忙躬身道:“是,平北将军。”

李暠站在后面闻言大喜,千恩万谢地下了大堂。

前三人,陈望都挺满意,于是向对郗恢点了点头,表示了嘉许。

但看看时辰已近午时,效率有些太慢,自己实在是公务缠身,又怕错过了什么旷世之才,不禁犹豫了起来。

常年随在他身边的顾恺之一眼看出陈望的矛盾,心领神会,忙在座榻中躬身施礼道:“平北将军公事繁忙,不如由我等在此考察,您去后堂歇息用饭,批复公文。”

陈望沉吟了一会儿,点头道:“再见最后一人吧,余下之人,长康和瑗度你们考察一番,记住,我们兖州只论才不论门第。”

众人一起躬身答道:“是!”

于是郗恢又出去带进来一人。

陈望看了看此人的相貌不禁大吃一惊,这是个高大的胡人,花名册上的名字还以为是个晋人。

只见他身高足足有一丈上下,瘦削白面,高鼻深目,泛着蓝光,头发卷曲着披在肩头,身着皮衣皮裤皮腰带。

不禁暗笑,这很像是现今社会在他家乡岛城的市场上,卖玉石、切糕、烤羊肉串的新疆维吾尔族兄弟嘛。

只见胡人用一口不太流利的汉语道:“小人,丁零族人,姓翟名辽,没有字号,小名库库尔。”

丁零人,陈望暗忖,在父亲陈谦的书札笔记里曾有过记载,南方人称为丁零人,北方人又称其为敕勒人。

因世代居住在贝加尔湖地区,苦寒之地,终年积雪,他们所建造的车子高大,轮子都快到马背高度了,所以也叫高车人。

五胡乱华以来,随着鲜卑、匈奴诸部南侵中原,在北方的势力衰弱,高车部族在漠北随之壮大起来,建立高车汗国。

主要有七大部族组成,狄氏.袁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翟氏。

部族内也有一部分南迁,其中就有这个翟氏,首领叫做翟斌。

早在咸和五年(公元330年)就投奔石勒,被安置在了中原地区,现其部族应该在渑池(今河南三门峡市附近)一带。

“你因何前来兖州投军?翟斌是你何人?”陈望问道。

翟辽施礼答道:“翟斌乃小人叔祖父,小人自幼仰慕大晋太尉陈谦之威名,又闻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