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东晋,我来了!> 第34章 各取所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章 各取所需 (1 / 2)

司马熙雯点头道:“太后明鉴,正是。”

褚太后神色一暗,叹道:“唉,我已知望儿被困谯郡,有氐贼六十余万,甚为担忧啊,说是围困,万一哪天氐贼心血来潮,突然攻打城池,这可如何是好。”

说罢,有些悲伤地闭上了眼睛,睫毛浓密微卷。

司马熙雯暗道,她在宫中保养的可真好,天天念经,心态平和,我可是整日里瞎操心,老的快。

边想着,边回答道:“臣妾今晚拜见太后,亦是担忧此事,和太后所忧如出一辙,若是朝廷救兵耽搁,就像谢仆射所讲,明年春天再发兵,到时恐黄花菜也凉了。”

“熙雯,你可有何良策?”褚太后微微蹙起秀眉,秋水剪瞳一眨不眨地盯着司马熙雯。

盯得司马熙雯心中也是一荡,心中暗骂道,怪不得我那死鬼夫君当年如此迷恋于她,都快五十了,竟然还是如此风姿妖娆。

遂微微欠身,干脆直接地道:“为早日救望儿,臣妾想恳请太后再次垂帘听政。”

“哦?”褚太后一怔,思忖了片刻,摇头道:“熙雯,我已礼佛诵经多年,再出去听政,恐已生疏了。”

“太后啊,如今陛下刚刚十二,应在十五岁加冠后才能亲自理政,太后听政无可厚非。”司马熙雯抬头看着褚太后,有板有眼地接着道:“恕臣妾大胆直言,若非太后亲自上朝督促,恐望儿小命休矣,您在深宫后院发号施令,臣子们或许会有推诿拖延,您也未知啊。”

司马熙雯早就在路上盘算好了,专捡拿刀子捅褚太后心脏的事情说。

她们俩都了解包括王、谢在内的朝堂大臣们,有一个是一个,都是些慢性子,除非火烧到自己眉毛,否则什么事儿都不急。

“以前啊,谢安曾向我提议过,只是王彪之不同意,说什么今上年逾十二,将及婚冠,从嫂临朝,表示人君幼弱,无法弘扬圣德。”褚太后不无忧虑地道。(见第一卷146章)

司马熙雯不屑地道:“禀太后,尚书令之意路人皆知,他一定是怕您听政后,陈郡谢氏在朝堂之上一家独大,他们琅琊王氏在朝堂上失去话语权,他乃是小肚鸡肠,非君子所为。”

“这……”褚太后沉吟了起来,她再临朝听政就是第三度了,况且距离上次已经有十年了,那时的晋哀帝司马丕因嗑药过多下不了床。

“太后,我听闻淮北雪大如斗,天寒地冻,且氐秦从东北极寒之地调来了游牧骑兵,他们非常适用这种苦寒天气作战,而我们大晋军兵恐怕冻得连手都伸不直了,这如果是攻打谯郡,望儿他……”司马熙雯滔滔不绝,说到最后干脆故意卖个关子,留给褚太后遐想去吧。

经她这么一形容,果然,褚太后面色越来越凝重,她眯眼向大殿远处望去,眼前仿佛出现了在大雪中瑟瑟发抖地宝贝儿子。

思忖片刻后,她紧咬贝齿,仿佛下定了很大的决心,郑重地点了点头道:“也罢,就依你,明日我就召谢安来见我!”

次日,谢安奉诏入崇德宫。

褚太后的祖父谢鲲和谢安的父亲谢裒是亲兄弟,所以谢安是褚太后的堂舅,关系不算太远。

褚太后的夫家司马氏已经没有任何亲属了,多年来,不管她本人还是谢家满门都视为谢家人。

赐座后,二人寒暄了几句,褚太后渐渐地步入了正题。

“谢公,今日召你前来主要是想问询一下陛下年幼,登基已有年余,不知可勤于政务,朝乾夕惕,礼贤下士?”

“禀太后,陛下虽年幼,但聪慧睿智,博古通今,假以时日,一定会成为中兴之主。”

“哦……如此甚好,甚好。”褚太后沉吟了片刻,点头道。

谢安虽外表雍容沉稳,但思维敏捷,今日突然蒙太后召见,又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