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东晋,我来了!> 第19章 一路向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章 一路向北 (1 / 2)

忙忙碌碌一天加大半夜,交接完所有军需辎重。

次日一早,吃罢早饭,庾楷告辞离去,陈望亲自相送。

二人骑马在县城大街上,此时庾楷心情有些沉重,叹息道:“自从在历阳任职以来,感慨颇多啊,军需粮草供应军前,以前看似简单,现在真是千头万绪,案牍劳形啊。”

陈望也不无动情地道:“我深知后方补给供应的不易,唉,耗费钱粮、人力无数,迅文,回去后代我向南中郎将表达感激之情,待日后攻取谯郡,效仿先父经营淮北,恢复民生,辟野屯田,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是,我回去之后一定转达。”

“善为国者,取于人事,我研究过桓温伐燕,开渠逡道长达半年之久,军兵既要作战又要劳作,苦不堪言,但除此之外,也无良策,可见粮草对于作战的重要性。我们兖州在先父和南中郎将他们经营两淮十余年,已达成默契,你要多虚心向他学习请教。”

“是,欣之,将来一定会好起来的,我定将竭尽所能,辅佐您打造一个兵精粮足的淮北,重塑当年太尉的盛世江北。”庾楷在马上慷慨激昂地道。

陈望一直把庾楷送出了山桑南城门外,二人在马上施礼,依依惜别。

目送庾楷及所部运输大军离去,陈望回了县衙,命人去北城门外把毛安之、朱序叫来。

自己提笔给长史王恭、主簿王忱写了信:

孝伯、元达

我主力大军将于今日开拔,沿涡水北上,直取谯郡。二公见信后,率所部五千兵马亦北上至山桑,在此屯扎。

淮北平原本沃野千里,物阜民丰,数年为胡虏所统辖,兵戈扰攘,土地荒废,百姓流离。二公以山桑为中心在淮北诸县,逐步安定人心,收拢流民,体察民隐,开仓赈恤,修葺房舍,发放过冬用品,如需费用可以我名义上书朝廷,请求拨饷。待来年春季量地画野,使耕籍田,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减免税负。

古人云: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农一其乡则谷足,工一其乡则器足,商一其乡则货足。三宝各安其处,民乃不虑。

望二公不负嘱托,将淮北治理打造为兖州丰裕后方,仓廪充实,民心安定,则我兖州大军犁庭扫穴,克复故土,无忧矣。

写完,封好蜡封,派亲兵送往下蔡。

然后站起身来,走向大堂西侧的沙盘前,思忖了起来。

不多时,听到外面响起了杂乱的脚步声和甲胄声音,抬头看去,毛安之、朱序走上大堂。

来到沙盘前,躬身施礼道:“末将参见前军将军。”

陈望抬手道:“二位将军,过来看。”

说罢指向了沙盘上的城父,接着道:“现器械粮草均已到齐,二位即刻发兵城父,拿下谯郡南面门户派出斥候仔细打探,若无意外,”说着,他又指向了谯郡, “直接发兵谯郡,在谯郡南二十里扎营,我将派桓伊左路军随后策应。”

毛安之、朱序二将大喜,躬身施礼道:“末将遵命!”

起身后,毛安之手抚颌下硬髭短髯,虎目中露出兴奋的神色,大声道:“前军将军已经决定攻取谯郡了?哈哈,末将自小随父兄在谯郡长大,自升平四年离开,十三年没有回去了,甚是想念故地啊。”

朱序黝黑的国字脸上堆起了笑容,激动地搓着冻得发红的双手道:“末将是升平元年来的谯郡从军,终于要回去了,对于末将来说,谯郡比建康还亲。”

毛安之笑骂道:“你小子和书夏刚来谯郡,太尉召见时我就在旁,你任九品别部司马还不满意,跟太尉大言不惭地说什么自幼在建康随父勤习骑射,要求做个裨将军,太尉当时不紧不慢地说,陈安初从军时凭羌军的六个头颅才做了个不入级伯长,你顿时哑口无言了,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