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千古群雄闯三国> 第一百一十二章 决战江东杀意狂(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二章 决战江东杀意狂(四) (1 / 2)

第114章 决战江东杀意狂(四)

当刘备接过徐达递来的令旗后,见对方三军各对一阵,只是知晓三山月儿阵已经不起作用。

不过刘备等兄弟本就没想过能这么简单应对这场最终之战,若三山月儿遭朱军使法应对,后续之法几兄弟早已提前演练过。

于是刘备当即将两旗平展,这两千人的圆阵一面迎敌,一面展开,却是化为两排横阵。随后,位于后方的横列一分为二,一左一右朝着常遇春所率大军包围而来。

此阵仿八卦之形,名为艮合阵,后世清朝时期名为伏虎破敌阵。不过到那时此阵已经是出口转内销,被世人认为脱胎于西方拿破仑所创的“抄手环攻式”,不得不说文化断代是何等悲哀。

说白了,此阵便是提前留出一支后军,在前军结阵迎接敌人冲阵时,后军趁机从两侧合围,以杀散敌军。

可能会有人问冲阵之人明明是多数,为何会被人数处于劣势的防守方包围?纵然被包围了杀出去又有多难呢?

而这一点,就体现出沙场将领的内心博弈了。

若要冲破以逸待劳的守阵,进攻方必须将士兵阵型聚拢密集,同时让士兵所有的注意力与攻击重心都放在前方。这样一来,士卒冲势锐不可当,乃是正面冲破守方密集方阵的唯一方法(战场宽广骑兵充足可游射的情况另说)。

可此冲杀之势虽然锐不可当,但缺点便是进攻者侧后方防备相当薄弱,且根本来不及全体变化对敌方向。若是敌方防守有序,暂且抗住冲击,后军包抄而来,进攻方薄弱的侧翼却是难以维持住阵型。甚至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全军崩溃,成为防守方的瓮中之鳖。

这种战法可是贯穿古今中外经久不衰。罗马共和国第二次布匿战争时期,迦太基统帅汉尼拔携带少量士卒杀入罗马,屡战屡胜,靠的便是一手中军维持阵型缓步后撤,两翼步卒包抄的合围战法。

由此可见,军阵不可轻动,因为动则有隙。若不能保证在弱点彻底暴露前击溃敌军,那必会遭敌军抓住时机反杀击溃。

常遇春麾下此时便是如此。以往他们跟随主将沙场征战无往不利,靠的便是一个猛字和一个快字,再坚固的敌军遭他们跟随主将一冲,都得阵列溃散四逃。

然而此时,面对拥有了军魂的刘备军,纵然是常遇春这等盖世猛将,亦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之机。而攻阵者攻势若被拖住,那侧后方的破绽就再也无法隐藏了。

于是当刘备方的后军从两侧夹击而来时,常遇春麾下如同所有冲阵反被围杀的军队一样,从侧面开始出现明显的折损与骚乱。只是仗着人数优势同样不俗的精锐程度,暂且没有崩溃罢了。

但刘备也很快看出对方并非陷入绝境,他们此时还有破局之法,那便是常遇春击败徐达后以已为矛头,趁势杀穿围阵!

刘备很清楚徐达的本领,在当了两三年兄弟后更是知根知底。此人是军略之大才,但武艺方面天赋却是和其他几个兄弟略有差距。

这几年由于花费心力专精于军略之道,徐达武艺纵然已经突破了通玄,和其他兄弟的差距也是开始出现。如今薛仁贵与其斗过百合之后便能略占上风,甚至还未突破通玄但天赋超绝的岳飞与其战起来亦是难舍难分。

刘备知道再这么下去,徐达的战斗力水平怕是能和自己较量了,平日里也是提醒关羽几人能多指点就多指点一下徐达。可毕竟徐达是如今刘备麾下唯一一个能指挥十万人规模以上军队的人才,这般本领要想兼顾就必须不断投入精力,这使得徐达练武的时间着实不多。

因此在徐达与常遇春交手几十合后,刘备便看出来徐达此战想支撑到关秦带兵过来帮忙却是困难。刘备可无法容忍自己兄弟陷入绝境,近在咫尺的自己却只是看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