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千古群雄闯三国> 第九十七章 太湖有个刘神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七章 太湖有个刘神仙 (1 / 2)

第99章 太湖有个刘神仙

刘伯温!

听到这个名号,刘备心中一震。毕竟这可是民间广传的那个“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刘基啊,元末明初神机妙算的活神仙。

既然是刘伯温,那能用法术就一点都不奇怪了,毕竟这位传说中可是法力通天的存在,更是替朱元璋斩断华夏龙脉九十九,保大明江山稳固。

不过事实证明若是你不会治国,斩了其他人的龙脉也没卵用。失德之朝坐不得江山,绝了日后起义军的运势,那就只能便宜关外女真,刘伯温这件事干得还是欠妥。

当然了,这事也可能是老朱逼着刘伯温干的,以他的性子恐怕也听不进劝。

而除了法术,刘伯温也是一名极为优秀的谋士,在朱元璋的战略规划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大明立国后刘伯温更是展现了一身儒法并用的本领,以仁治民,以刑治吏,给老朱擦了不少屁股。

这样的人才,刘备可是急缺的,毕竟王阳明再全能,一个人也难以顾及方方面面。若是有刘伯温相助,刘备也省得每天担心王阳明累死。

转瞬之间刘备心头便飘过念头无数,但其面上却是没有展露丝毫惊诧之色,神色如常地回道:

“原来是刘先生,幸会幸会。在下刘备,字玄德,中山靖王之后,有幸得受徐州屯田校尉一职,今领朝廷调令前来讨伐叛逆。”

见刘备报了家门,刘伯温也是恭敬行礼道:

“原来将军同是汉室宗亲啊,这倒是巧了。在下同为刘氏族人,乃代顷王(刘邦二哥刘喜)之后。只可惜家道中落,至在下这一世时已无任何尊荣,却是无颜面对同宗啊。”

说是这么说,但刘伯温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看不出丝毫不好意思。刘备听其也是刘氏族人,嘴角也是挂起微笑,继续道:

“原来是同族亲友啊,如此说道却是用不着生份。不过伯温兄既是汉室宗亲,又为何会······”

刘备瞥了瞥一旁已经被岳飞安排人绑了的花云,意思是汉室宗亲跟着黄巾混多少有点丢人了。刘伯温听刘备问起,却是笑着解释道:

“将军误会了,在下粗通笔墨,往日里在太守府任文吏以求糊口赡养家母。黄巾入城后,那蓝玉斩杀了太守。本想着将满府文吏护卫一并杀了,却是花云兄作保,称治理城中百姓还需人手,伯温这才逃得一命,这些时日依旧在府中处理文事。

因此,伯温却是欠了这位花兄一条命,还望将军念在同族份上行个方便。”

说完,刘伯温便向刘备躬身一拜,而刘备却是听懂了刘伯温这番话中的言外之意。

无论官职高低,给朱元璋势力做过事就是做过事。刘伯温开头一句误会,却是在告诉刘备他对朱元璋势力决定没有任何认同感,一切都是出于孝心的虚与委蛇。

这倒是让刘备暗暗窃喜。还没来得及见到朱元璋好啊,不然这两要是真看对眼了,那他再想收服刘伯温可就难了。

而且刘伯温第二句也颇有深意。什么看在同族的份上行个方便,刘氏宗亲保守估计两万人,若无利益关系哪来的什么交情?刘伯温这句话分明就是借着换花云活命的由头告诉刘备,他可以帮刘备带来比花云的命更多的好处。换句话来说,刘伯温这是在以花云这条命向刘备纳投名状。

这就对了嘛,老跟戚继光那样整这么麻烦干啥,都是成年人了,看清形式果断点不行吗?

想通一切后,刘备哈哈一笑,上前托住刘伯温双臂将其扶起道:

“族兄说笑了,备又不是嗜杀之人。若真如族兄所言,此人倒也不失为好汉,留其一命自然无可厚非。”

刘伯温听闻此言,会心一笑。刚想道谢,刘备却是话锋一转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