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内家拳演义> 第83章 三体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3章 三体式 (1 / 2)

(原文)

形意拳三体式,两足要并重,不可单重。单重者,非一足着地,一足悬起,不过前足可虚可实,着重于后足耳。以后练各形各式,亦有双重之式,虽然是双重之式,亦不离单重之重心,以至极高、极俯、极矮、极仰之形式,亦总不离三体式之重心。故三体式为万形之基础也。三体式单重者,得其中和之起点,动作灵活,形势一气,无有间断耳。双重三体式者,形式沉重,力气极大,唯是阴阳不分,乾坤不辨,奇偶不显,刚柔不判,虚实不明,内开外合不清,进退起落动作不灵活。

所以形意拳三体式,不得其单重之中和,先后天亦不交,刚多柔少,失却中和,道理亦不明,变化亦不通,自被血气所拘,拙劲所捆。此皆是被三体式双重之所拘也。若得着单重三体式中和之道理,以后行之,无论单重双重各形之式,无可无不可也。

(介绍)三体式是所有内家拳打拳时的体式,三体式的特点就是外三合,生成的是顺逆的一气之起落的能量蓄发。即三体式是与西方格斗术使用肌肉紧张收缩发力抱架对拳不一样的体式。三体式与格斗术抱架对拳的体式生成的能量蓄发是完全不同的。

不单是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在任何一个动作瞬间所形成的体式都是三体式。

三体式不是桩功,不要傻站三体式。能量和打击力量是蓄发出来的,不是傻站出来的。练拳只能用打拳的方式练。待习练到无形无式的化劲时再站三体式,此时虽然已经没有了能量蓄发的外形动作,但是可以凭借以心行气进行内里的能量蓄发。没有能量蓄发的站桩就是傻站,练没有能量蓄发的动作,就是傻练,练没有能量蓄发的拳,就是被骗了。

三体式也是两足站立,所以不可能完全单重。

单重,周身三节在一条腿上生成折叠拧裹的能量蓄发。双重,周身三节在两条腿上生成折叠拧裹的能量蓄发。

双重由于两腿共同蓄力,不能生成完整的周身三节折叠拧裹,只能上半身生成折叠拧裹,下半身不可能顺着两条腿折叠拧裹。

内家拳打拳时必须要单重,双重拳是错误的。但功夫练到郭云深先生的程度,则是“无可无不可”了。对于初练者,绝不可双重。

形意拳三体式,两足要并重,不可单重。内家拳不像使用肌肉紧张收缩发力那样用抽扯之形发力,内家拳的能量是在经络中运行的,只有虚实阴阳转换才能够将体内能量发出而形成打击力量。双重则虚实阴阳转换不灵。

大家现在打的太极拳,由于站弓马步而成双重,无法阴阳转换,故只能以抽扯之形发力。

单重者,非一足着地,一足悬起,不过前足可虚可实,着重于后足耳,即不可以外形动作区分单重双重,要以是否在一条腿上进行周身三节折叠拧裹压缩旋转的能量蓄发为标准。以后练各形各式,亦有双重之式,虽然是双重之式,亦不离单重之重心,即虽然外形动作是双重,但实际的能量蓄发是单重的,即只能在一条腿上生成周身三节折叠拧裹的能量蓄发。以至极高、极俯、极矮、极仰之拳的形式,亦总不离三体式之重心。故三体式为万形之基础也。太极拳、八卦掌都是由三体式组成的。

三体式单重者,得其中和(水火相济为中和)之起点,动作灵活,形势一气,无有间断耳(形意拳练到化劲就能够生成连绵不断的能量和力量)。双重三体式者,形式沉重,力气极大,唯是阴阳不分(实腿与虚腿为阴阳),乾坤不辨(无法生成一气之起落的扭转乾坤的能量蓄发),奇偶不显,刚柔不判(一气之起生成刚劲,一气之落生成柔劲),虚实不明,内开外合(不能以刚柔之劲化打合一)不清,进退起落动作不灵活。

所以形意拳三体式,不得其单重之中和(内里心肾交合,外部刚柔混成),先后天亦不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