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内家拳演义> 第56章 呼吸之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6章 呼吸之法 (1 / 2)

(原文)呼吸合道

天人以气为本,以心为根,以息为元,以肾为蒂。天地相距八万四千里,人之心肾相离八寸四分,一吸百脉皆开,一呼百脉皆闭。

天地化功流行亦不出乎呼吸二字,且呼吸之法,分有三节道理:

初级道理乃是色身上事,即练拳术之准绳,呼吸任其自然,有形于外,谓之调息,亦谓练精化气之功夫。

二节道理谓之法身上事,呼吸有形于内,注意丹田,谓之息调,亦谓之练气化神之功夫。

三节道理,乃是心肾相交之内呼吸,无形无象,绵绵若存,似有非有,无声无息,谓之胎息,也就是化神还虚之功夫。

(介绍)天人以先天一气的能量为根本,以心为先天一气之本源,以通心之气的息(心力)为与周身的联络媒介,以习练出肾力从而补充先天一气的心肾交合为结果。

天地相距八万四千里,人之心肾相离八寸四分。虽然心力只运行了八寸四分与肾交合,但却与扭转乾坤的八万四千里一般。

一吸百脉皆开,一呼百脉皆闭。拳术全仗呼吸,由呼吸习练出心力最终达到心肾交合,气息合一,一吸则心力充斥六脉,六脉溶下二气,此为百脉皆开,身体蓄积出能量。一呼则心力振发四肢,贯通百骸,从体内发出为巨大的打击力量,百脉皆闭。

天地化功流行亦不出乎呼吸二字,且呼吸之法,分有三节道理:

初级道理乃是声色之身(没有调息和易筋换力之自然之身)上的事,即练拳术之准绳,呼吸任其自然,有形于外,谓之调息,亦谓练精化气之功夫。即习练明劲阶段,此阶段用外三合打拳,体内生成的是周身三节压缩旋转折叠拧裹的下行能量,即炼精化气阶段。这这个阶段虽然是自然呼吸,但是外三合要求心胸部位要折叠拧裹而生成心胸开合,就实现了含胸呼吸。含胸呼吸则自然生成两肺抱心,下压肝脾两肾,将心力运行到丹炉。而心力为息,故此过程的呼吸为调息,即用呼吸之气引带习练出通心之气的息,心力。在此过程中周身三节压缩旋转折叠拧裹的外三合非常重要,因为外三合生成的下行能量在经络中引带心力,这就是主动调息的过程。如果没有外部周身三节生成的下行能量,全凭身体去感知心力,就是被动的调息,过程会非常慢。

二节道理谓之法身(已经使用息易筋换力之身)上的事,呼吸已经从肺部的呼吸之气转换为息的呼吸,即心力的运行,故有形于内,心力下行到丹田以心肾交合,所以要注意丹田,谓之息调。息调则意味着身体之动已经是被息(心力)在经络中运行所驱动出来的,故此时打拳为暗劲,已经不使用肌肉紧张收缩发力了,也没有了抽扯之形。由于明劲阶段已经将心力运行到脚,实现呼吸以踵,故身体开始获得地面给予的上行反作用力,是一个习练上行能量的阶段,亦谓之练气化神之功夫。

虽然呼吸是控制心肾交合的能量蓄发的关键,但是一旦习练出心力,则呼吸不再重要,相反,此时的呼吸要受心力控制,与心力合一。心力下行则拉动肺部之下的横膈膜下行而使得肺部吸气,虚实或阴阳转换时心力也在两肾之间阴阳转换,此时拉动肺部呼气。

三节道理,乃是心肾相交之内呼吸,此时心肾实现交合,心力下行肾力上行实现了心肾交合的能量在大小周天的运行,周身被上下行能量对拉拔长,成为一个对拉拔长的静态能量运行体,能量蓄发成为了一种状态,蓄发合一。此时是心空空洞洞以养其根,息(心力)已经常驻丹炉与肾交合,所以呼吸之气也好似与息同驻丹炉,人体就能够用丹田呼吸,此为胎息。胎息即已经无形无象,绵绵若存,似有非有,无声无息。

此时是习练化劲阶段,精气神逐渐内敛,敛气入骨,周身三节折叠拧裹压缩旋转的外形动作向骨骼发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