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内家拳演义> 第42章 比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章 比武 (1 / 3)

少林寺有个规矩,每三年要举办一次比武大会,达摩院的武僧都要参加,拔得头筹者担任三年达摩院首座。此为激励大家习武热情而定的规矩。

转眼过了一年,又到了达摩院的比武大会时间。

这一天少林寺闭关,外人不得进入。但是却请来许多武林名宿、各个成名的武林门派掌门或者代表、其他各个名寺的高僧等人。

少林寺的达摩院比武大会现在已经算是武林盛会了,天下武林高手都想一睹少林功夫的风采。尤其是在达摩院的武僧比武完事后,还特别增加了另一个比武环节,即被邀请来的各位武林高手都可以相互之间交流切磋一下,以共同促进武学发展。这个交流切磋大会就不是龙争虎斗地比试了,而是点到为止,试出双方功力即可,不能出现受伤的情形。

而更吸引人眼球的却是,少林寺还义务传授武功。这达摩院比武大会一般开二个时辰,从少林寺招待客人吃完早餐,做完法事开始,到选出新的达摩院首座即告结束,然后再招开少林寺与天下武林各门派的交流切磋大会,这个交流切磋大会是一个时辰。到此时,天就要黑了。在天黑以前的半个时辰之内,每个客人都可以向任何一个少林寺武僧咨询任何武学问题和练功方法,并且少林寺武僧必须实实在在地回答,不许有一点隐瞒。

少林寺之所以敢于用这个很博眼球的方法吸引天下武林人士,难道不怕其功夫外传而失去武林至尊的名声?

其实不然。天下各种技艺中,唯有这武学武功是一门实证性、亲证性的技艺,就是说这武功都是分层次的,只有先练会低层次的功夫,才可能明白高一层次的功夫。这功夫绝不是只要大脑理解了,功夫就上身了。功夫的本质是身体习练出来的,身体习练出来的东西,绝不是大脑能够理解得了的。换句话说,大脑所能够理解的东西与亲自习练并且经过验证的功夫绝对是不一样的。

所以,即便少林寺武僧在一个时辰之内告诉你的东西再多,你所能够理解并且能够接受的,只是比你这个层次的功夫稍微高一个层次的东西,至于最高层次的功夫,就是对你说一个月、一年,你也完全接受不了,只能够在头脑中留下一个印象和理解,并且你的理解与实际肯定不会相符。

所以,只要你敢问,少林寺武僧没有不敢回答的,并且会把具体习练方法都告诉你。但你能不能接受这些东西,就看你的造化和习练的悟性了。

有些人慢慢明白了这些,知道一口气吃不出来一个胖子,所以就每三年来一次少林寺,每一次就问一个问题:我往下该怎么练!

可是就是有些人,称名是研究武学,自己却从来不练半点,就凭着道听途说和自己的想象,就敢于对各种武学指手画脚。这样的人大有人在,大家遇到了可要小心,在向他请教问题之前先打他一顿,打不过了再请教或拜师,把他打趴下了就相当于教育一下他,让他知道用大脑“习练”的武学都是无用的。

闲话少说,我们就说说今年少林寺的达摩院比武大会。

那日,少林寺全体僧众在院子四周席地而坐,被邀请来的客人们被安排了座位,座位前面是摆着茶水的小桌。大家相互与身边坐着的人客套寒暄着,有关系好的就交流最近练功的感受。

达摩院的武僧们摩拳擦掌,都准备着当达摩院首座。

少林寺方丈怀慈看看时间已到,起身说了几句客套话,以及每界比武大会都要宣读的比赛规矩,然后就宣布比赛开始。

武僧们都起身来到方丈面前的桌子上放着的盒子里抓阄,全少林寺28名武僧,由抓到1号的与抓住28号的比武,抓到2号的与抓到27号的比武,以此类推。

院子中央用木板搭了一个离地面一尺高,长宽各十尺的擂台,武僧们就要在这擂台上施展拳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