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内家拳演义> 第40章 一气之起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章 一气之起落 (1 / 2)

第十五章,一气之起落

这岳飞创建了心意六合拳,其岳家军因习练了心意六合拳而所向披靡。这心意六合拳一气之起落的能量蓄发,开创了整个内家拳能量蓄发的基础。

何为一气之起落?

在内外六合中,形成了上下运行的能量蓄发。

启动心力,心力下行到会阴与肾力交合,并且心力继续下行到脚底涌泉,实现呼吸以踵。

心肾交合后,肾力在命门沿着督脉上行。

心力在下行到脚底涌泉的过程中,拉动周身三节生成折叠拧裹。

周身三节折叠拧裹在身体外部生成从头顶到脚底的下行能量。

这样,心力下行形成内里下行能量,外部的周身三节折叠拧裹同时也生成下行能量,周身内外就合一了,生成了内外合一的能量蓄发。

也就是说,内家拳是从头顶开始,由周身三节折叠拧裹与内里心力下行共同生成了下行脚蹬地的能量。内家拳生成的下行脚蹬地的能量,要比使用肌肉紧张收缩发力中只有腿脚能够生成下行脚蹬地的能量要巨大,所以,内家拳获得的地面给予身体的上行反作用力就异常巨大,所以内家拳能够生成比使用肌肉紧张收缩发力更加强大的能量和力量。

内外合一,共同生成下行脚蹬地的能量,使身体获得地面给予的上行反作用力,此为一气之起。

心力拉动周身三节再反向折叠拧裹,就会像拧螺丝一样发出上行能量,此为一气之落。

以上的这个一气之起落的能量蓄发,就是内家拳最根本的能量蓄发。所有内家拳都是由一气之起落的能量蓄发演化出来的。

而将一气之起落的能量蓄发直接演化为拳,就是心意六合拳。

心意六合拳是对一气之起落的能量蓄发丝毫不加掩饰的中和拳种--------换句话说,所有内家拳都是由心意六合拳演化出来的--------再换句话说,如果练不出心意六合拳的功夫,那么任何内家功夫都练不出来-------最后再说一句:想练内家功夫,只能并且必须要从心意六合拳练起。(后来心意六合拳被李洛能先生加入十二形而改为形意拳,由此形意拳替代了心意六合拳在内家拳中的基础地位)

要练出形意拳的化劲,才能够明白太极拳和八卦掌的功夫。否则,没有形意拳的功夫而直接去习练太极拳、八卦掌,一辈子也练不出来功夫。

为什么?

因为调息、练意,只能从一个简单、重复并且能量蓄发巨大的动作练出来-------这就是形意拳的始祖心意六合拳只有五行拳五个动作的原因。

形意拳一蓄一发一行气,动作简单,能量蓄发巨大,不快不慢,蓄发节奏明显与呼吸合拍--------只有如此的外形动作,才能够调出息,练成意。

而太极拳和八卦掌是在形意拳的基础上形成的拳种。太极拳为了将身体练通(将身体练成能量导体)而注重习练周身三节对能量的传导,用自身能量与对手打来的能量做阴阳转换的方式技击,所以要慢打慢练,而缓慢而多变的外形动作因为与呼吸不合拍,所以是不可能调出息的,更不可能练出意。

而八卦掌则过快,也是与呼吸不合拍而不可能调出息,并且外形动作复杂多变,也不可能练出意。

所以,只能并且必须要练出形意拳的心意以及内外六合,才能够去练太极拳或者八卦掌。

形意拳的劈崩钻炮横拳,尤其是劈拳,是所有内家拳的母拳,劈拳生万拳,劈拳融万拳。

太极拳的八劲就是从劈拳中演化出来的,太极拳的阴阳转换就是由劈拳的钻、劈两个虚实转换的动作合一后演化出来的。

形意拳将一气之起落的能量蓄发直接融合到外三合的外形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