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都市言情>城之城> 第73章 跟我干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3章 跟我干吧 (1 / 2)

“你饿了吗?欧阳。”

宋晓丽的一句问,让欧阳想起中午光喝酒了,她拿手的打卤面还没吃呢!她一提醒,倒让他饥肠辘辘了。

现在别说打卤肉面了,就是方便面干吃面也可以噻。

全国各地都有打卤面,风格大不相同。云山的打卤面,尤以龙城市蔡店镇的最好。

而蔡店的又以王婆和刘妈家的,最负盛名了。

家里有个红白喜事,亲戚朋友都来帮忙。早点就是打卤面和油炸糕。

连卤带面吸溜着...

爽得不行不行。

看似简单,家家都会做。但做好了做的让人翘起大拇指,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传说很久以前,蔡店镇就有王婆和刘妈打卤面。

她俩人的打卤面谁做的更好,一直争论不休。几百年也没争论出个长短来。

现在你看吧,龙城市满大街都是打卤面。大到五星级酒店,小到街角旮旯一小店。最不缺的就是打卤面。

而且都冠以什么正宗王婆,刘妈第几代传人。

欧阳只记得,南中环街有个打卤面馆。

相传是王婆十一代嫡孙开的。那家的生意红透了半个龙城市。不管你啥时去,都是人满为患。屋里坐不下,人们端个大海碗,蹲在外面台阶上,一口口的吸溜…

半碗面,一碗卤。

再撒上些葱花和香菜。有条件你加个卤蛋,肉丸或者一片烧肉。淋上陈醋搅拌上辣椒油就吸溜吧。美!

就上新蒜,更美!

啥叫幸福?贫嘴张大民说过一句话。能吃上一碗老北京炸酱面,倒上点陈醋就上瓣蒜。那就是幸福。

北京炸酱面,比起龙城打卤面差的不是一丁点。

前年帅府街开过一家北京面馆。店小二穿着清朝服饰,就差留条独辫了。

客人进门欢迎您嘞!顾客出门走好了您嘞!欢迎下次再来。唉哟,那嘴叫个甜,热情。你还别说,狗的着实火了好一阵子呢。

半年后,面馆就歇菜了。连同清朝时期的店小二,以及您嘞您嘞的喊叫声。

一方土养一方人。

龙城人不习惯一碗面一坨酱。搅拌起来黏黏糊糊像一团浆糊,不能吸溜嘛。

还得说龙城打卤面。

普普通通的店铺,没有装饰。桌椅板凳又傻又笨,不上漆的松木做的。除了卖票收银的,就是煮面盛面的帅傅。

没人给你端面。

在这你别指望服务热情,就没啥子服务。只听师傅喊五号,一大两小外加卤蛋。

你就得屁颠屁颠去端面,因为晚了得等下一锅。

就这么牛叉。

而且人家只有打卤面,没有什么煎炸炖煮。每天从清早七点,做到下午三点。

最绝是周六日,节假日你休息了。尼玛人家也休息!人家挣的盆满钵满,也要享受生活。生意作成这样。

也是没谁谁了。

欧阳想,如果银杏原木的生意,能做成这样就好了。

宋晓丽的打卤面端上来了。旁边有几个小蝶儿,有葱花和香菜,还有腊八蒜。

欧阳确实饿了。淋上点“宁化府”的陈醋,搅和搅和便迫不及待的吸溜起来。

嗯!味道还挺正。

颇有点儿王婆嫡孙家的意思。不一会儿,欧阳连卤带面就吸溜完一碗。

宋晓丽见状笑了。

问他还要不?欧阳说要,这回面少点,卤子多些。

两碗打卤面下肚,欧阳顿觉心满意足。胃里有了东西,也不觉的心慌难受了。汗水顺着额头,脸颊流淌下来。

“没想到啊晓丽!你还有这等厨艺。你这打卤面赶的上南中环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