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都市言情>钓鱼赶海视频> 第191章 下蟹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1章 下蟹笼! (1 / 2)

中午11点,船渔船抵达了第二个宝箱刷新点,是仅有的几个白银宝箱之一。

刷新点位于一处海沟上方,根据声呐的探测结果,水深在95米左右。

在平均60米水深的弯弯海峡,已经算是非常深的了。

将渔船控制在半速,楚洋开启宝箱。

【白银宝箱已开启,奖励:随机刷新海洋经济生物(稀有),捕获限时:300分钟。】

一道光带顺着海沟的方向,自西北向东南延伸了300余米长。

给了5个小时的捕获限时,而且是不限数量的海洋经济生物,是鱼群?虾群?还是蟹群?

楚洋想了想,光带的方向与海沟延伸方向基本一致,他感觉虾群蟹群的可能性会高一些。

当然也不无底栖鱼群的可能性。

就在楚洋思考时,孙庆军开口问道:

“阿洋,在这里下网吗,我怕我们的曳纲不够啊。”

曳纲就是拖曳渔网的绳索,两侧连在网纲处,另一端连接在船上的绞网机上,投放长度为网衣长度的30到50倍。

像闽泉渔1688号上,楚洋他们选用的就是3米的网衣,一般投放曳纲在100到150米之间。

听起来,这长度似乎都够底拖了,但要注意,渔网在水中时实际上是斜躺的状态,100米的曳纲,在正常拖网车速下,也就是能拖捕10到30米水深的海鱼。

要对90米以下的深海进行拖网捕鱼,曳纲少说也要投放到400米以上,把绞网机上的缆绳全放出去都不够。

“不用,这次我们先下笼,把船上的蟹笼全部搬出来。”楚洋决定了,大声喊道。

没办法,吃完早饭后海面上就刮起了两三级的风,不大声喊大家听不清。

这个级别的风在陆地上甚至连晾在衣架上的内裤都吹不走,但在空旷无边的海面上,却能使浪花翻涌,令十几米长的渔船产生明显的颠簸摇晃。

要是风再大一些,达到4到5级,那就能掀起2米以上的巨浪,一般渔船就只能返航了。

不过根据天气预报,未来一周内,都不会有超过3级的风,所以不必太担心。

除非突然发生极端的海上强对流……

楚洋一声令下,孙庆军指挥着渔夫们,开始往外搬蟹笼和浮标。

其实深海蟹笼和淡水用的蟹笼差不多,一般是圆形或者方形,无非是笼网更大更结实。

像楚洋船上的蟹笼,就是规格1208060的四角笼,在海捕笼中算小的了,毕竟闽泉渔1688主要还是依靠拖网作业,蟹笼只是顺带的。

像那些捕捞太子蟹、面包蟹的专业远洋捕蟹船,用的都是1米5以上的大笼。

最夸张的是白令海峡上那些捕捞阿拉斯加帝王蟹的捕蟹笼,直接是用钢筋焊的,笼网用钢丝绳编成,一个蟹笼都几百公斤重,放笼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随机带走一位船员作为饵料。

帝王蟹笼

再加上环境恶劣,气温低,帝王蟹杀伤力大,所以据作者也没查到的不知名也不权威机构统计,差不多每七名去阿拉斯加捕帝王蟹的吊毛就会有一人死于非命,所以阿拉斯加捕蟹人也被称为世界上风险最高的职业,死亡率超过火药雕刻师。

当然人家风险高收益也大,跟船出一趟海分成少说十几万,运气稍微好点来上两大笼帝王蟹,那就是几十万。

楚洋想想都很心动,以后有机会得去看看。

这边,孙庆军、孙庆雷、孙庆云和张洪涛已经在给蟹笼装饵了,楚洋也拉了条小马扎,坐下帮忙。

每个蟹笼的笼网中部有一个塑料罐,罐子里就是装诱饵的,孙庆军把之前拖网捕捞上来的杂鱼拿出来,作饵料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