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为了爱人而死> 第96章 心机一触即繁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6章 心机一触即繁荣 (1 / 3)

永康二十三年,十一月初四。午时。

紫宸殿内,几名手捧圣旨的太监鱼贯而出。

他们恭敬地托着圣旨,谨慎地前行。突然间,在一个转弯处,一行人分开,分道而行。

走在前面的一行人,径直去了不远处的五皇子的福宁宫,后一行人则随着袁福拐向另一边,折回走向了远离紫宸殿的荣和宫。

皇帝一直心怀着恢复荣妃位份的打算,只是一直未找到合适的时机。如今,随着和亲风波的平息,他也了却了心中多年的一桩心事。

皇帝有心恢复荣妃位份,却又不能因此而得罪了皇后和西陵家。可若是皇后自己提出的,那便顺理成章了。而眼下,皇帝会着急这么做,不仅是因为皇后松了口,也因为二皇子。

自从得知二皇子身染心疾,便成为了皇帝心中的一个顾虑。因此,即便岑思卿不去和亲,恢复了他生母的位份,日后二皇子心疾若是无法痊愈,皇帝心知,岑思卿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储君备选。

所以,除了为五皇子赐婚的圣旨,皇帝今日一并下旨,恢复了荣妃的位份。

皇帝手中握着一块鸳鸯玉佩,它与荣妃的那块鸾凤玉佩原是一对。皇帝看着手中的这枚玉佩,回想起了与荣妃在一起的往昔。

当年,此鸳鸯玉佩曾为皇帝赐予荣妃的。不曾想,荣妃看了自己手上的鸳鸯戏水,又看了看皇帝手中鸾凤和鸣,便将两块玉佩调换了过来。

“朕乃一国之君,若是带着这鸳鸯玉佩,难免被嘲弄为小家子气,指责朕不思朝政,光顾着儿女之情了。”皇帝虽然嘴上这么说着,却并没有阻止荣妃的意思。

但荣妃却莞尔一笑,将鸾凤玉佩戴在了身上,说道:“难道鸾凤和鸣就不显儿女情长了吗?若有斗筲之徒,还怕没有莫须有的说辞?”

皇帝听言,含笑点头,收下了荣妃递来的鸳鸯玉佩。

“原本,臣妾也没想着圣上要带着这玉佩,日日随身示人。若是如此,反倒显得刻意了。”荣妃握住了皇帝的手,柔声说道:“只要心里有,看着它,便想起臣妾的这番心意,便足矣。”

皇帝伸手,温柔的刮了一下荣妃的鼻子,宠溺道:“不仅是这枚玉佩,还有我们的孩子。”说完,他看着荣妃隆起的肚子,说道:“朕已经想好了,若是位公主,就叫灵犀。若是位皇子,便叫思卿。”

荣妃闻言,喜上心头,却又带着一抹忧虑:“皇子公主的名讳,这一辈皆为逸字。怎么臣妾的孩儿却不一样?”

皇帝深情地看着荣妃,微笑着说道:“这是你与朕的第一个孩子,自然不一样,朕就是要他不一样。待他降生,无论是灵犀还是思卿,朕都会好生护着他,精心教导他,让他在我们身边平安长大。”

“若是如此,臣妾倒真心盼着是位公主了。”荣妃抚摸着自己的肚子,说道:“心有灵犀,臣妾便已心满意足。若是日日思卿,那臣妾岂不是要成为这岳国的罪人了?”

“胡说。”皇帝轻声呵斥,却又温和对荣妃说道:“朕就是既要顾好天下,亦要日日思卿,绝不会令你为难。”

如今,皇帝看着手中的玉佩,不禁悲痛得闭上双眼。他从没想过,荣妃说的话会一语成谶,令他们二人阴阳相隔。回溯往事,皇帝觉得自己既没有守住对荣妃的承诺,又没有尽责好好护着他们唯一的孩子岑思卿,一时心生愧疚。

但眼下不一样了。皇帝以为,只要恢复了荣妃的位份,解了这个心结,便可令他心中负疚消散。

但不曾想,此消彼长。

荣妃的地位得以恢复,皇帝的心结或许解了,但也在暗中助长了某些人心中的不安分的念头。

此时,荣和宫内,岑思卿正带着众人领旨谢恩。

“七殿下,恭喜您,荣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