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你甘愿去死?> 第114章 深谋巧算得失自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4章 深谋巧算得失自知 (1 / 3)

午后的阳光洒入皇帝的寝宫,将一片金黄的温暖投射在宫殿内。

宫中发生了令人不悦之事,皇后刻意穿着一袭淡雅的华袍,步履轻盈,缓步走进了皇帝的永福宫。

此时,皇帝刚用完午膳,便见皇后到来,心中不免有了几分猜测。

皇后先是恭敬地向皇帝行礼,她微微垂下眼帘,语气中透露着几分谨慎。皇帝看着皇后,示意她起身。

“圣上,臣妾获悉,翎妃已被册封为翎贵妃。”皇后露出笑颜,自然地坐到了皇帝的身旁,说道:“宫中久不曾有过贵妃了,翎贵妃温柔贤惠,德才出众,又诞下了十皇子逸祺。这贵妃之位,也应当是属于她的。臣妾真心替圣上、替翎贵妃感到高兴。”说罢,她温柔地递上一杯茶。

皇帝听言,也感到宽心。封贵妃此等大事,皇帝并未与皇后事先商议便临时起意做的决定,他以为皇后定会因此而不悦。然而,皇后此时的淡定和通情达理,让他感到意外。

“皇后欣喜,朕也心安。” 皇帝接过皇后递来的茶,一边说着一边品了一口。

“只是,圣上您册封翎妃为贵妃,顺嫔又被贬。”皇后顾了一眼皇帝,为难道:“如今,妃位便空缺了。若是不填补上,难免有些不妥。”

“不着急。” 皇帝放下手中的茶杯,语气平和:“眼下,此事并不紧要。”

皇后听明白了皇帝的言下之意,现下最要紧的,必然是查找出刺伤七皇子又企图刺杀翎贵妃的幕后真凶。

皇后并不担心,她莞尔一笑,轻柔点头:“圣上说的是,是臣妾思虑不周了。”

此时,连夜的车程令皇帝感到疲惫,他闭上了双眼养神。可一旁的皇后瞧见了,却并没有打算离开的意思,反而继续顺着先前的话题说道:“说到思虑不周,臣妾便实在不敢再有疏忽。圣上,臣妾以为,与古塞国的和亲之事,是否也应该从长计议,另挑人选才是?”

皇帝听到皇后提及和亲之事,睁开了双眼,问道:“这是为何?”

皇后稍稍坐直了身子,对皇帝解释道:“此前,古塞国之所以会选择五皇子逸安,也不过是得知他的生母是顺妃。如今,顺妃成为了顺嫔,臣妾担心若是还让逸安去和亲,古塞国难免会以此为理由,再度发难。”

皇帝打量了一下皇后的穿着,沉思片刻,缓缓开口道:“皇后说得在理。但这和亲人选,并非朕能够随意更改的。送逸安去和亲乃是古塞国钦定的,一旦更改,就意味着之前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所有的一切都需从头来过。”

皇帝目光坚定的看着皇后,语气中透露出一种决断:“如今我们迫切需要停战,和亲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既然人选已定,就不宜反复改动。”

皇后得知皇帝并未打算更改和亲人选,于是,再次有意劝说道:“臣妾明白,眼下,两国停战才是首要。但是,说是和亲,其实圣上与臣妾心里都清楚,这分明是将逸安送到古塞国做质子罢了。臣妾是看着逸安,从小与逸承和逸铭一起长大的,难免有些舍不得。”

皇帝知道,皇后还是想让岑思卿替五皇子去和亲。但这也是他决不可能同意的,于是,皇帝叹了一口气,无奈道:“朕知道你将逸安视为己出,但时间不等人,若是一直拖延下去,怕是要生出其他事来。”说着,皇帝将手搭在了皇后的手上:“长痛不如短痛,下个月便让逸安完婚,不要再耽搁了。”

皇后见皇帝心意已决,便也不再强求,于是点了点头:“圣上圣明,臣妾回去便会尽快准备此事。”

“逸承回宫不久,你又刚重新执管后宫,皇后多费心了。”皇帝温情地拍了拍皇后的手说道。

皇后的目的未能达成,她强忍着一丝不快,挤出一丝笑容,应允道:“臣妾一定尽心尽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