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txt> 第14章 完善编制搞建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章 完善编制搞建设 (2 / 3)

以后能获得足够的缴获。

……

第二天,张云带着老唐以及三班的17位战士,牵着七八匹马,从小路绕行,再次赶往于家口镇。

之所以带着三班,就是因为三班战士都没有去过那个仓库房间,张云可以很方便的打个信息差,将水泥等物资套现出来。

副排长刘长兴还想跟着去,被张云给强制安排了训练新兵的任务。张云打算等新兵到齐了再配发武器,但是队列、内务、纪律,这些前期课程都要动起来。现在新兵太多,张云打算要先好好强化新兵的纪律,不经过严格的训练,新兵太多的部队是没有战斗力的。

暂且不说,中午二班长带着40多个新兵回来,整个排里又是一通手忙脚乱。

就说路上,张云带队还专门绕了个弯路,远远侦查了一下小王村前面的刘家镇。刘家镇距离小王村直线距离不过五公里,走山路弯弯绕绕也不过七、八公里,可以说就在张云眼皮子底下。张云现在琢磨着怎么把刘家镇的中央军弄走,毕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伙中央军实在是碍眼。

刘家镇还是老样子,驻扎着100人左右的中央军,但是很奇快的是这些中央军已经在对着县城方向的镇口位置布置了警戒阵地,挖掘了两排战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元对照日军侵占山西的历史,猜测鬼子应该是开始在山西落实以战养战的策略,安排部队扫荡县城周边的乡镇并征集粮食、肉类、金银铜铁等物资,也是这个时候,山西境内伪军数量明显增多。乡村里也开始出现维持会等汉奸团体。

张云心中有了一些紧迫感,虽然知道百团大战之前,日军虽然经常对根据地进行扫荡,但扫荡力度和密度比较弱,1940年以前都是根据地发展的好时机。但实际上这两年八路军虽然发展很快,但武器装备的获取难度是越来越大的。

随着时间推移,国民党会越发消极抗日,日军也基本不再发起大的会战,开始把前方兵力抽调到后方开展“治安战”,围绕八路军根据地的兵力会越来越多,驻扎在县城、重要据点的日军兵力也会持续增强。

现在山西方面的日军大都囤积在大城市或者堆积在中条山跟国军对线,很多县城的日军兵力很是薄弱,张云还想着趁此机会占领一两个县城,以获得足够的物资储备。

诚然,拥有缴获加成系统的张云,虽然只靠占领乡镇和村子,就可以获得足够的粮食金银布匹等,但是县城拥有大量的机器设备、建设材料、药品等一般的乡镇不太具备的物资。这些物资可以让张云初步建立作坊式的兵工厂和民工厂,这对八路军整体的意义更加重要。

一路顺利,很快张云带队重新回到了于家口镇土匪的指挥部,张云趁着第一个进入仓库,迅速将几吨水泥套现出来。

随后老唐在镇上购买了一些厨具和一部分粮食,然后一行19人又人背马驮的带着粮食水泥等物资回到了驻地。

安置好的水泥粮食等物资后,张云又马不停蹄的召集全排干部开会和,和副排长、三个班长、王大川、老唐一起,研究部队的编制问题。

按照讨论结果,他们打算将新兵继续编入三个步兵班,并新成立排部、炮兵班、后勤班。

排部5人,包括正、副排长,还有三名通讯员。

炮兵班,编制15人,王大川任班长,下属王承柱、赵田多,并优先招选队员,指导新兵大家使用迫击炮。张元让他尽快编练出4个迫击炮组,他有信心尽快将迫击炮落实到位。

步兵班3个,每个步兵班编制48人。其中每个步兵班分三组,每组15人,另有班部3人。每个步兵班拥有捷克式轻机枪一到两挺,步枪42支、手枪4支。

后勤班3人,专门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