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书楼>历史军事>大明有闲王 小说> 第139章 尚方宝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9章 尚方宝剑 (2 / 3)

手里,打量着通体雪白的香烟,不禁说道:“这烟草自传入我中华以来,民间种植、吸食已蔚然成风,听说这烟草能提神醒脑,排解忧虑,还有杀虫祛藓避瘴气之功效。老臣每日饭后便吸食一烟袋锅,只觉飘飘欲仙,远去尘世矣。有时熬夜撰写奏章也会吸食,便会心静神明,文思泉涌……”

朱由检和朱由崧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了些别的意味,大明现在吸食烟草已然成风,方才他们两个就是在商量这件事。

历史上的朱由检是不吸烟的,不仅不吸烟,而且还下过禁烟令。当然历史上的朱由检禁烟,不是认识到吸烟对于人体的伤害,也不是土地大量种植烟草影响粮食生产,而是因为民间的一句“谶语”。

据明末吴伟业在《绥寇纪略》中记载,明熹宗天启年间,在市井中流传过一首童谣,里面有一句“天下兵起,遍地皆烟”。同时,民间还流行一种说法,说自永乐以后的皇帝,都是燕王朱棣的子孙,而京城又是“燕京”,“烟”与“燕”谐音,因此,“吃烟”就是“吃燕”。

当时的大明王朝,已经呈现出大厦将倾之势。崇祯在恐慌中,愈发『迷』信。因此,崇祯十二年,坐不住的崇祯颁布了一道禁烟令:“己卯,上传谕禁之,犯者论死。”

吃个烟就得死,更不要说贩烟等行为了。所以,京城的烟桌尽被收缴,烟民再也不能光明正大吸烟了。

就在禁烟令下发不久,有一个外地举人顶风而上,携烟进京,并暗中高价售卖。结果被禁烟小分队抓获,次日便斩于西市。可见当时禁烟决心之大,律法之严。

可是现在的朱由检已经不是历史上的朱由检,但是他对烟草这件事一样很乐意管一管。

毕竟吸烟有害健康,现如今大明的烟民却是不分男女老幼,这种情况一定要遏制。况且现在的大明穷啊!在如今大明经济不发达的时候,烟草税这种税收收上来,只怕跟如今大明财政的大头盐税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今天他跟朱由崧在这偏殿紫星阁商议的也就是这件事。

只不过这件事要有一个合适的契机,现如今他初登大宝,根基不稳,阉党一案余波未平。他必须干净利落地把这件事摆平,把影响压到最小,然后在把整日间游手好闲的朱由崧推出来,内外呼应,在此之前他们还要准备一件大事,想到这件事,朱由检嘴角扬起一个诡异的弧线,他看了一眼和他一起的始作俑者朱由崧,这件事在后世或许会成为一个未解之谜,想破他们的脑袋瓜子。

朱由检微眯着眼,现如今大明百病缠身,必须做出变革。变革最稳妥的法子,就是水滴石穿、循序渐进,可是这样的水磨工夫太慢了,他等不了。所以他和朱由崧必须争取到更多的人,把阻碍降到最低,水磨工夫急『性』子的朱由检是等不来的,只有胡萝卜加大棒,快刀斩『乱』麻才是朱由检心里的想法。

朱由检瞥了黄立极一眼,这位朝廷大员身上没有带火,手里拿着烟却是抽不上,有些窘迫地坐在那里。

朱由检见状让人给他把烟点上,微微一笑道:“黄爱卿所为何来啊?”

黄立极听到朱由检的问话,方才想起来自己此次前来是向皇上请教通知的事情,想要站起来回话,朱由检隔空摆了摆手,说道:“在这紫星阁不用拘礼,坐下回话吧!”

黄立极这才知道这座偏殿的名字是紫星阁,怕是方才建成不久,还没有来得及悬挂匾额。

黄立极拱手说道:“皇上,微臣此前接到一份通知,心中疑『惑』甚多。”

“哦?什么疑『惑』?”

黄立极刚要回答,就见到一个小太监俯首含胸地从门外跑了进来。见到朱由检头也不抬,一把跪在了暖绵绵地地毯上,急声道:“皇上,匠营急奏!”

朱由检本有些舒展的眉头一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