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节 (3 / 6)

亲姓吴讳近,本是开封人,曾做个怪梦。梦里自己经过一个写着“侍康”的亭子,旁边有棵芍药,只有一花在开,花下还卧着头羊儿。醒后疑惑不解,不久便忘了。

到了乙未年,即是羊年,妻子竟生下个女儿来,又因是清白良家,长成后选入宫里,服侍起康王来。吴老爹想起怪梦,心中惊疑,觉得女儿定有造化,随后说服全族出力支持。

这吴娘子也是个伶俐人,只是被康王姬妾们打压,不咸不淡地度日。后来到了靖康年,金兵南下,掳走整个汴京贵贱,只有康王逃脱,至今还有个“泥马渡康王”的戏文,在山东一带传播哩。

那康王九死一生,才逃到商丘称帝,又一路溃逃,甚至舟山出海,在外漂泊。正凄凄惨惨,却有个鱼儿跃进船里。周围人还未出声,吴娘子立时说是祥兆,以后官家定能匡扶山河。官家大喜,立即封她为义和郡夫人,之后恩宠不断,还有传言说是要升作贵妃哩。

听了这段,方县尊只是咋舌,那钱尚书笑道:“能说出‘白鱼之祥’的人,官家怎能亏待。别看那公孙氏,张氏等人目前威赫,以后有得磨哩”,又说:“小女已和她母亲去探望吴娘娘了,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日后的前程,就在此了”。

那方县尊听得,立时醍醐灌顶,明白过来,对着钱尚书千恩万谢。钱尚书捻须微笑,嘴角露出一丝不奈,很快便消失了。

☆、第36章 紫槿绕柳莺

话说那钱舜娘和母亲拜见吴娘娘,本是雪中送炭,谁知竟落井下石。

原来这官家最爱金莲小小,若是那脚胖大些,纵使是西子再世,也是宠不了几天的。六年前自北面逃回来的帝姬,不也是因在金朝放了裹脚,两脚跑大,才惹得宫内嗤笑么,就算是加封了长公主,也得不了官家的喜欢。

那钱尚书在舜娘呱呱坠地时,就筹谋好了前程。舜娘从小就被妈妈们揉着脚丫,趾骨被揉卷,比半道上裹的小了不少。这日站在吴娘娘前,两下一比,硬生生将吴娘娘的脚衬得盘子般大。那吴娘娘本就气闷,更是火上浇油,脸上的笑都要裂开了。

钱夫人一心琢磨着甜话捧那妃子,没有注意;舜娘眼尖,看出这妃子心里不乐。待母亲说出自己是娘胎下来就裹脚,那妃子脸都青了。

舜娘见了,计上心头,笑道:“我自吃饭就裹它,却仍是痴痴肥肥,哪有娘娘的天生丽质。父亲又请来医女,说还要裹哩,估摸再细上个十圈儿,才能进宫侍奉娘娘”。

吴娘娘听了这藏奸的反话儿,越发嫉恨,又听这贱婢还记挂着进宫,心中嗤笑一声。那银狐没了,下次还有;这等狂妄贱人进宫,倒是大患。于是满脸带笑,说这等美人,哪里是当伴随的,做个正经姐妹才好。又一会推脱头疼,早早散了。

那钱夫人听得,喜滋滋地回府等消息。没几天,宫里却传出舜娘一口黄牙,连木槿花都遮不住那味儿。又因木槿古名舜华,与钱舜铧同音,那等后宫酸妇们,竟编出句怪话来:

“这舜华不是那舜铧,嘴里怎得长金牙”。

钱夫人听得好生生的女儿竟成了“钱金牙”,气得倒仰。那吴娘娘也派人来致歉,说是舜娘被张婉仪窥见,心中嫉妒,竟编排起来。可怜自家没了封号,压不住众人,竟让名儿传了出去。又说若是能复位成婉仪,定能与那张长舌打个擂台,将那张氏从紫槿殿赶出去。

钱尚书听得,只说自己是外臣,不好谈论宫闱,那张婉仪正得宠,自家也只能认了。回头又唾骂钱夫人不知好歹,惹怒吴娘娘。

那钱夫人见这老杀才不仅不担心女儿婚配,还想着送舜娘到庄子雪藏,气得哭骂:“你这黑心肝,祖上给金人做牛马丧了德行,害得子女全是黄牙,擦了多少细盐珠粉都没用”,又说:“那金牙是在说你哩,这几年刮了多少油水,惹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